对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的再认识(谢春山 2007.10.27).ppt

对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的再认识(谢春山 2007.10.27).ppt

ID:48831212

大小:307.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1-31

对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的再认识(谢春山 2007.10.27).ppt_第1页
对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的再认识(谢春山 2007.10.27).ppt_第2页
对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的再认识(谢春山 2007.10.27).ppt_第3页
对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的再认识(谢春山 2007.10.27).ppt_第4页
对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的再认识(谢春山 2007.10.27).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的再认识(谢春山 2007.10.27).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的再认识谢春山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一、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的内涵(一)遗产与历史的关系多数研究人员认为,遗产与历史相关,是前人留给子孙后代加以传承的东西,其中既包括文化传统,也包括人造物品(哈迪,1988年)。佛勒认为:“历史本身并不具有感情色彩,但是那些我们称之为遗产的历史部分却并非如此。没有我们参与其中,历史既不会令人感到激动,也不会令人感到乏味;既没有好坏之分,也并非是价值連城或是一文不值。”许多学者指出,遗产是指那些社会希望继承的东西(佛拉德马克,1998年;等)。这意味着遗产具有选择性,社会总是通过某种价值体系来选择某种历史遗产,这

2、种价值体系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二)遗产与文化的关系人们往往把文化与遗产混为一谈,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联系,即遗产是历史与当代文化中的一部分。文化与遗产之间的联系可以从塔哈那和奥珀曼对于文化景观的定义中得到印证。他们指出,文化景观的形式“从历史遗迹到手工艺品,从节庆到音乐和舞蹈表演,从民族文化中喧嚣的街区生活到土著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将历史、文化以及人们的居隹地联系起来,一系列包括物质形式的遗产地就形成了。(三)旅游遗产的内涵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活动和学术研究领域,遗产旅游已见端倪。遗产的“环境”超越了任何特定的旅游类型。同时,必须承认,遗产旅游

3、与其它旅游形式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交叉重叠现象。一些问题是与将旅游体验分门别类以从属于特定的旅游类型的做法相关联的。或许争论的焦点应该从狭隘的解释转向如何建立更为全面的思维框架。尽管遗产旅游是最古老的旅游形式之一,保护历史的意识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之前(格拉汉姆等人,2000年;阿什沃斯和图恩布里,2000年),但是直到最近保护历史的重要性才被提到议事日程。世界上有些地方存在着失去遗产的危险。发达国家的遗产地得益于由来已久的立法和遗产保护机构的建立,而在发展中国家自己控制的,西方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视保护历史是很困难的。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样做或许是错误的,特别是如

4、果发展国家的历史是与其国民希望忘记的殖民地时期相关联的。二、遗产旅游对现代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一)巨大的社会影响联合国提出保护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措施,并通过申报、施行跨国的项目管理,至今不过五年,但是,它的巨大影响已经日益显现。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从乡镇到省市、从专家学者到广大民众掀起了从未有过的历史文化关注热潮。中国正在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上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历史文化的介入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有些作用是无形的。(二)“西化”与“现代化”等同的错误认识在物质文明和科技进步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确走在我们的前面,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的发达很容易使青

5、年一代产生崇拜西方的意识,把“西化”与“现代化”等同起来的错误认识已经在相当多人的心里存在,国家和民族的意识随着历史的淡漠也在无形中削减。遗产旅游是对自己民族精神文明高峰的推崇,它对人们的影响绝不只是一时的欣赏,它会唤起人们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唤起人们对自己民族历史的兴趣,激发我们自主创新的热情和信心,这种影响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三)现实的呼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乡的差距需要逐步缩小,但是由于中国农村牧区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滞后,在城乡财富和生活水平的不平衡逐步得到改善的同时,心理的不平衡又成为乡村广大民众发挥创造性、产生建设热情的最大障碍。遗产旅游把民间文艺的传承与创

6、作推到了与专业创作同等的重要地位。遗产的自然状态存在于广大农村和牧区,这就使生活在农村、牧区的广大民众身处遗产旅游的第一线,同时也给了他们在文化上与专业人员平等表现自己的机会。文化建设的平等必然促进心理的平衡,这是在深层次上消灭城乡差别的重要因素。三、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符合社会进步的需要(一)遗产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一切遗产都是前一代社会条件的产物,又必须在后一代社会中发展,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文化事象都已经是经过发展的形态。遗产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精髓没有固定的物化形式,又不是用文献方式传衍,因此,只要存留发展到今天,存在于现实社会中,就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发展,必然产生

7、时代变异。如果有地域的转移,还必然产生地域性的分化,产生地域变体,所以,与发生时期的原始状态必然有所差异,纯粹的“原生态”是没有的。(二)遗产的积极保护对待历史遗产,不论它是精华还是糟粕,都一律还原和保存,也就是记录与描写它的现代状态,尽可能追溯它真实的历史状态,以便作为今天的借鉴,这种保存是消极的。而遗产旅游却是积极的,惟有历史遗产中的精华,才值得我们去开发认识保护。在接受旅游开发前,它在自发的传衍下存在,这些遗产要经受各种社会和自然条件的考验而自生、自衰、自灭。生、衰、灭有它内在与外在的原因,内在的原因来自这种文化事项的艺术质量,但是,艺术高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