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作文技法指导.ppt

以小见大—作文技法指导.ppt

ID:48812829

大小:20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1-28

上传者:无敌小子
以小见大—作文技法指导.ppt_第1页
以小见大—作文技法指导.ppt_第2页
以小见大—作文技法指导.ppt_第3页
以小见大—作文技法指导.ppt_第4页
以小见大—作文技法指导.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小见大—作文技法指导.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小故事,大道理——以小见大作文方法指导 毛竹的生长最初5年里,它以一种不易被人发觉的方式向地下生根,在5年时间伸展出长达几公里的根系,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发展变化。第6年雨季到来时,毛竹终于钻出地面,而后,像被施与了魔法一样,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生长,迅速到达30米的高度。毛竹的生长方式,给你什么启迪?试想,没有笃定的目标,没有长时间的“根系”培养,哪来日后的“魔法生长”?人生旅途、经济发展不也如此吗?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心和信念,不打好长远发展的基础,哪来日后的大作为、大突破、大跨越? 学习目标一、了解“以小见大”的内涵。二、理解怎样做到“以小见大”。三、能够把“以小见大”的手法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 定义:什么是“以小见大”呢?“小”就是小题材,“大”就是小题材背后蕴藏的“大主题”,“以小见大”手法就是用小题材表现大主题。“小题材”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细节,可以是整体中的一个部分,也可以是一件小物品,一只小动物、一颗小花小草,还可以是一个平凡人物,一件常见的小事……“大主题”可以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一份真挚而深刻的情感…… 爬行的蜗牛万宁中学九年级12班王喜善海南是一个多雨的季节。那天,雨又在淅淅沥沥地下着。那清脆的“嘀嗒”声,如琴弦上跳动的音符,演奏着欢快的旋律。我驻足在窗前,眺望着远方。在一刹那间,我瞥见一个神奇的小动物——蜗牛。那小家伙正背着沉重的壳一步步艰难地向前爬行着。它经过的墙壁留下一条银白色的痕迹,那一对触角随着身体一摇一摆。我突然玩性大发,想捉弄捉弄一下这个可怜的小家伙。我随手拿了一根木棍,轻轻一下,便将它从玻璃上戳了下来,掉在地上“哐当”一声。它的身体也缩成了一团,躲进壳里。看到这一幕,我满心以为受到如此打击,它应该没有勇气再向前攀登了。我觉得无趣了,便转身离开。佳作欣赏 过了一会儿,我再次路过窗前。突然瞥见一块灰色的小东西在玻璃上缓慢移动,我突然来了兴致。我凑近一看,不正是刚才那只蜗牛吗。背上的壳已经有些残破了,触角却依然挺立。一阵狂风吹过,它的身体在风中摇摆不定,仿佛又要跌落,但它没有放弃,用柔软的吸盘,牢牢地紧贴玻璃。在风雨中,它坚定不移地向着心中的目标奋斗着。我深深地震撼了!不久,雨停了,阳光洒满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而那只蜗牛依然在阳光中稳稳地前行着。它身后留下的痕迹,在阳光中熠熠生辉。蜗牛,多么微小的生命,竟给我带来如此的震撼,我应该为你喝彩!愿我在面对苦难和挫折之时,也能如你一般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 操作方法首先,确定一物,或者一景,或者一事。然后,仔细观察,多角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观察,找到物景事某方面的特点。最后,根据这一特点联想延伸到某一道理。物景事→找特性抓特点→悟道理 如何找特点“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寻找特点,详细的刻画特点是关键,这是悟道理的前提。推荐几个抓特点的方法:一,观察外形、状态。二,挖掘形成过程、行动过程。三,思考事情的前因后果。 练习一从下列事物或者现象中你悟出什么道理?或者联想到了什么?看见水中的荷花看见蚂蚁搬家欣赏灿烂的烟火如:想到出淤泥而不染的谦谦君子。如:想到团结就是力量如:想到时光易逝,珍惜青春年华 练习二任选上一物或一景或一事,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一个片段。参考物:海边的椰树、三角梅、雨后的彩虹……参考景:海浪冲刷礁石,风雨中摇晃的小树……参考事:运动会上的三千米赛跑、台风来临前大家修剪树枝…… 练习三以“生活给我的启示”为话题,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