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弹力力的测量 (2).ppt

二、弹力力的测量 (2).ppt

ID:48802864

大小:4.60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1-26

二、弹力力的测量 (2).ppt_第1页
二、弹力力的测量 (2).ppt_第2页
二、弹力力的测量 (2).ppt_第3页
二、弹力力的测量 (2).ppt_第4页
二、弹力力的测量 (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弹力力的测量 (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和运动第二节弹力力的测量甘浚镇中心学校安玉海课前反馈1.力的三要素指、和。2.力的表示方法分为和。3.看图片说现象。思考①:这些现象说明什么?思考②:图中的撑杆、弓弦、气球和皮筋有什么共同特点?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性、塑性和弹性形变;2.知道什么是弹力,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能正确使用测力计。活动一:看看桌上的器材,用力拉拉力器、橡皮筋、压扁橡皮泥、弯折铁丝等;松手后结果一样吗?说说看……问题1:类似橡皮筋的物体有哪些?有什么特点?问题2:类似面团的物体有哪些

2、?有什么特点?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自动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弹性。具有弹性的物体发生的形变叫弹性形变。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塑性。具有塑性的物体发生的形变叫塑性形变,也叫范性形变。弹性限度弹性物体能自动恢复原状的最大限度叫弹性限度。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也不能完全复原。手压气球活动二:手拉拉力器或手压气球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展示给大家,然后说一说……手拉拉力器弹力的定义——弹力的产生条件: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叫弹力。①物体直接接触

3、;②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活动三:做一做,说一说物体受力情况弹力的方向:物体对物体产生了弹力,弹力的方向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也就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弹力的类别——常见的压力、推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弹力的大小——在弹性限度内,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活动四:在铁架台上挂一根弹簧,然后加挂钩码,发现什么规律,说说看……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物理学中,我们根据弹簧伸长量和弹簧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规律制成了弹簧测力计,可以用它来测量力的大小。活动五:用弹簧测力计分组随意测量:(第1组)水平拉木块时的拉力;(第2组)

4、在斜木板上拉木块时的拉力。说说你是怎样使用测力器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了解:测力计的类型1.使用前要三看:、、;调零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2.使用前要估测: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否则就会损坏弹簧测力计;3.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可以竖放、平放或沿斜面斜放。)4.读数时,指针靠近哪条刻度线就读取哪条刻度线的值,视线必须与刻度垂直。________N________N_____N练习:读出下面各弹簧秤的示数本节课我的收获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撤除外力后能否恢复原状。2.弹力:⑴

5、定义⑵条件⑶方向⑷大小二、弹簧测力计1.原理:弹簧伸长量和弹簧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2.构造:刻度盘、拉环、弹簧、指针挂钩3.使用:看调测读1.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练一练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若指针在“0”刻度的下方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力的大小将比实际的力()A、相同B、偏小C、偏大D、无法确定练一练谢谢合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