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产业布局与集群).ppt

(11.产业布局与集群).ppt

ID:48793642

大小:1.42 M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1-25

(11.产业布局与集群).ppt_第1页
(11.产业布局与集群).ppt_第2页
(11.产业布局与集群).ppt_第3页
(11.产业布局与集群).ppt_第4页
(11.产业布局与集群).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11.产业布局与集群).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产业经济学第十一章产业布局与集群本章主要内容1产业布局基本理论23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产业集群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一、产业布局的基本内涵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产业布局是一种全面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经济布局。产业布局是关系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二、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产业布局区位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产业区位理论的形成——古典区位理论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孤立国圈层理论)其中心思想是农业经营方式并不完全取决于自然料件,还必须把运输因素考虑进去。杜能分

2、析“孤立国”内,如何分布农业才能从一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他认为,利润π是农产品价格(P)、农业生产成本(C)和农产品运往市场(T)的函数,即π=P-C+T)。他用此公式计算出各种农作物组合的合理分界线,并将孤立国划分成6个围绕城市中心呈向心环带的农业圈层,每一圈都有特定的农作制度,这即是“杜能圈”解(见图11-1)。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图11-1杜能圈模式图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农业圈层是:(1)自由农作圈(提供鲜菜、牛奶等);(2)林业圈(提供薪炭);(3)轮作农业圈(主要提供谷物,谷物与饲料作物轮作);(4)谷

3、草轮作圈(提供谷物为主、谷物、牧草和休闲地轮作。是圈层中面积最大的一个);(5)三圃式轮作圈(提供畜产品为主,1/3土地种燕麦,1/3种稞麦,1/3土地休闲);(6)畜牧圈(大量土地牧放或种植牧草)。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其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将生产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的地点。其中区位因子包括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地租等等。该理论假定所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对工业区位只探讨其经济因素,运输费用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其理论核心是工业布局主要受到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三方面因素的

4、影响,其中运费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工业部门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别主要是运费造成的。三个法则:运输区位法则、劳动力区位法则、集聚法则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二)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发展——近代区位理论近代产业区位理论已经从对工业区位进行探讨发展为对贸易区位、城市区位进行探讨,将研究对象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市,将研究目标从追求生产成本、运输费用最低转向追求市场最优。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1.贸易边界区位理论——费特费特认为,任何工业企业或贸易中心,其竞争力都取决于销售量,取决于消费者数量与市场区域的大小。但最根本的是,运

5、输费用和生产费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这两种费用的高低与市场区域大小呈反比。费特假定有A、B两个生产地,利用等费线方法,可以得出两产地贸易范围(见图11-3)。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图11-3费特的贸易区边界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2.一般区位理论——俄林工业区位的移动既与已经形成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的历史格局有关,也是生产要素在各地区间重新配置和均衡关系变动的结果。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3.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等级序列:在某一区域内,城镇作为“中心地”向周围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中心地的规模和级别与其服务半径呈正比,

6、与其数量呈反比。规模大、级别高的中心地还含有多个较其低级的中心地。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中心地模式:理论模式是指在—个平原地区,各处自然条件、资源都一样,人口均匀分布,人们在生产技能和经济收入上均无差别,购物以最近为原则,则这个平原上的中心地最初应是均匀地分布,每个中心地的理想服务是圆形服务面(见图11-4)。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图11-4中心地理论模式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4.市场区位理论——廖什该理论认为,由于产品价格随距离增大而增大(产地价格加运费),造成需求量的递减,因而单个企业的市场区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

7、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通过自由竞争,圆形市场被挤压,最后形成了六边形产业市场区,构成整个区域以六边形地域细胞为单位的市场网络。经济景观:上述网络在竞争中不断调整,会出现两种地域分异。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第一种,在各种市场区的集结点,随着总需求的滚动增大,逐步成长为一个大城市,而且所有市场网又都交织在大城市周围(见图11-5)。图11-5三层市场网络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第二种,大城市形成后,交通线将发挥重要作用。距离交通线近的扇面条件有利,距离交通线远的扇面不利,工商业配置大为减少,这就形成了近郊经济密度的稠密区和稀疏区,从

8、而构成一个广阔的地域范围内经济景观(见图11-6)。图11-6经济景观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三)产业区位理论的多样化发展——现代区位理论形成了增长极理论、点轴布局理论、梯度发展理论和理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等为代表的新理论体系。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