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737086
大小:511.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1-20
《《桃花源记》课件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桃花源记陶渊明文学常识:本文作者,字,名,谥号,自号,浔阳柴桑人。(时期)伟大诗人,他开创了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代表作有《》《》《》等。本文选自《》。陶渊明潜元亮东晋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饮酒靖节先生五柳先生田园田园《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本文以为线索,按顺序,记叙了渔人、、、的过程,描绘了一个的理想社会,反映了的美好愿望。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发现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广大人民序言时间访问桃源背景资料:《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
2、,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原文填空:、“渔人甚异之”中的”之”字指代的内容:、桃花源内优美的自然环境:3、描写桃花源人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桃花源人避世的根本原因:5、反映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6、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的语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
3、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无问津者。一词多义舍:1.便舍船()2.屋舍俨然()寻:1.寻向所志()2.寻病终()乃:1.乃大惊()2.乃不知有汉()为:1.捕鱼为业()2.不足为外人道也()出:1.不复出焉()2.既出,得其船()丢下,离开房屋找不久于是,就竟然当作对,向离开出来词语古义今义鲜美鲜艳美丽(味道)新鲜、可口交通交错相通交通运输妻子妻子儿女男方的配偶,老婆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地方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间隔间离断绝事物在时空上的距离4、古今异义词:课文分析1、课文第
4、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桃花源记》这个故事具有传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请你说说它“奇”在哪里?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景奇(桃林奇;山洞奇)人奇(村人)踪奇(志之,不复得路……)、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是桃花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4、桃花源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思出来的,是艺术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请找出它们相似的地方。黄
5、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有所终,幼有所长。5、今天我们应怎样看待陶渊明的这种政治理想?积极意义:寄托了人民的理想、愿望,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精神的归宿,使人们在痛苦中找到寄托,得以安慰;消极意义:让人产生退守过去、不思进取、陶然无为的心理。而今天的青少年应该做敢于幻想行动,直面现实的勇士,却并非避世。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关键词:向往、不满。主题:写法借鉴1、以虚讽实:虚构“世外桃源”以寄托政治理想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2、虚实结合:真实的人物(刘子骥)和虚构的故事,准确的朝代、年代和说不清道
6、不明的地点,使得本文的情节亦真亦幻、若虚若实、扑朔迷离、奇趣无穷3、语言生动简洁又含蓄隽永,看似轻描淡写,却使人物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4、详略得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崔护人间四月芳霏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理寺桃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