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701060
大小:13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1-26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寡人之于国也》河北香河一中语文组勾雅晨寡人之于国也《孟子》作家作品、背景回顾作家作品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代中期儒家学说主要代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又一位大师,与庄子生活的时期大致相同,两人堪称战国时期中国思想史上夺目的双子星座。《孟子》这部著作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完成的对话体言论集,共7篇。它集中反映了孟子的主要学术思想,内容涉及到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其最重要的论断便是“性善论”与“民本思想”。《孟子》这部著作是传统文化中“四书”(另三部为《论语》《大学》《中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
2、读书人的必读书了。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他的思想缺乏现实的基础。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即便放到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来看,其思想在很多方面仍有借鉴意义。听读课文1.注意字音2.把握节奏疏通文意要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把不懂的地方用笔勾画出来,先小组内部解决,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推选一个代表提出问题由其他小组或老师解答。寡人之于国也第二课时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第一部分汉沽一中 杨冀东战国时
3、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背景汉沽一中 杨冀东孟子怎么解答梁惠王“民不加多”这一疑问的?第二部分汉沽一中 杨冀东1.要实现王道之始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效果是什么?2.达到王道的成功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效果是什么?3.以上措施可以概括为哪两个方面?4.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第三部分汉沽一中 杨冀东多角度探究1.孟子在论述“王道之始”时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4、;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的观点是我们今天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吗?2.如果你是执政者(管理者),你有什么样的想法与措施?1.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救灾措施与今天我们的救灾有什么不同?你是怎样看待梁惠王的救灾措施的?参考: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做法,动用大量劳力物力,为饥荒的百姓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他只顾解决眼前问题,没有从全局、长远来规划。百姓基本的养生丧死问题都没根本解决,终究也不能过稳定安宁的生活。今天,我们面对灾荒和贫困,不再只是一味地捐款捐物,而是理性地给予扶助,协助他们自己重建家园,靠自己的努力走出贫困
5、。多角度探究2.孟子在论述“王道之始”时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的观点是我们今天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吗?参考:孟子在这里所讲的与现代人关心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相似的。在孟子之前,我们的古人就提出过“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之类的说法,《管子》《荀子》《庄子》中也有相近的表述,可见古人已有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但应该明白,古人提出这种观点,主要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以利于最大限度地、源源不断地获取生存资源;而现代的环保意识,则是鉴于伴随经济
6、快速发展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而提出的,其目的不只在于合理利用资源,更重要的是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二者出发点略有不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