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赛课).ppt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赛课).ppt

ID:48700576

大小:268.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1-19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赛课).ppt_第1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赛课).ppt_第2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赛课).ppt_第3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赛课).ppt_第4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赛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赛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哲学新授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辨证唯物主义(怎么看)求索世界的历程不会游泳怎能下水不下水,怎能学会游泳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1.实践的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2)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认识活,不是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理解】主体对象性质中共中央第十七届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思考】教材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实践的特点的?分别有那些原因或表现?(1)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客观实践的主体(体力、智力)实践的对象(自然界、社会关系)实践的手段(工具设备)1)客观物质性(2)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主体、对象、手段)2)主观能动性(1)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因为人主观具有能动性(2)实践一种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A.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出自然中原

3、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B.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1)社会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2)历史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3)社会性历史性(单选)有人在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A.实践的客观规律性B.实践的主观能动性C.实践的客观物质性D.实践的社会历史性D当场巩固3、实践的基本形式P43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

4、学实验活动(最基本的)基本≠所有实践认识指导作用基础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目的和归宿【思考】:1.认识从哪里来?——实践中来?书本中来?——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2.教材从三个方面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请归纳出角度3.为什么只能是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4、根据书本P46.陶行知更名分析认识和实践在我们活动的先后顺序。(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思考】:认识从哪里来?——实践中来?书本中来?——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小结】: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来源有且只有一个。②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经验,二是

5、间接经验。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告诉我们()A、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C、实践是认识的一个来源D、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当场巩固A人们实践①新问题遇到产生新要求推动新探索和研究②实践的发展提供认识工具认识的发展促进③锻炼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提高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思考】教材从三个方面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请归纳出角度“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

6、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当场巩固C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当场巩固B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符合客观世界认识实践结果指导改造不符合错误正确为什么只能让实践作为标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

7、心”,从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当场巩固B实践和认识的先后顺序关系应该表示为:行——知——行实践——认识——实践(包括创新)小结: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归宿。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单选)“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告诉我们()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

8、归宿D、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当场巩固本课小结两个问题1.实践及其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和归宿)注意:获得认识的来源和途径【探究巩固】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一位医生给一个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