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doc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doc

ID:48626903

大小:9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6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doc_第1页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doc_第2页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doc_第3页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doc_第4页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摘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主要采用二个方面的策略可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第一,,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第二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具体体现。关键词:主动性;氛围;参与建构主义学派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吸收,简单的“复制”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重组、改造和发展的过程,即数学教学应该是

2、学生亲身参与的充满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于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教育观逐步被中学教育者所推崇。如何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以下笔者结合本人的教育实践发表一些肤浅的看法,以供同行考。若有不妥之处,望同行们给予批评指正。一、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认为:“求知欲是人们思考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越高,他的主动探索精神就越强,就能主动积极进行思考,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爱因斯

3、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数学数师在施教时应融境于教,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这便要求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课型特征,以及学生的现有的心理和智力水平精心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触境生思,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活跃性,让学生在迫切需要下主动去学习、建构,为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再创造营造氛围。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确保问题情境的真实性;(2)尽量提高问题情境的趣味性;(3)有意识增强问题情境的鼓励性;(4)问题对思维方法的启迪。尤其是第(4)点颇为关键。古人云:“授之以

4、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便导出了问题要有启迪性的重要性。好的数学教师不仅是教人真理,而是教会人自已去获得真理。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注意到了启迪性的原则,则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能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思考,从而通过自己的思考而获得知识。二、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具体体现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双边活动”实质是师生的思维与行动的“互动过程”。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与学生产生“共鸣”,并始终并肩站在对问题进行探索研究的“前沿”。

5、这师生思维行为的“双向交融”,才是真正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实质体现,教学才会收到最佳效果。在参与“双边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好教学起点,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数学学习活动就是通过学生自身主动的建构,使新的数学材料在学生头脑中获得特定的意义,这就是在新的数学材料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之建立实质性的、非任意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新信息时,应充分激活他们头脑中先前的知识经验,通过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才能建构新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把设置问题阶段的起点和要求放在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水上,要把教学内容按

6、照知识的概括性和包容性的大小和顺序、以及学生的可能性,设计成几个阶梯依次呈现给学生,使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动力保持在最活跃的态,以不断激励学生,从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增长率、降低率问题)”时,就从学生的零花钱说起。一开始,我提出几个问题:问题(一):我们班张华同学的父母每个月都给他零花钱,一月份张华用了100元,以后每个月都比上月增长10%,张华二月份用了多少钱?三月呢?四月份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问题(二):我们班张华同学的父母每个月都给他零花钱,一月份张华用了x元,以后每个月都比

7、上月增长10%,张华二月份用了多少钱?三月份呢?你能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吗?问题(三):我们班张华同学的父母每个月都给他零花钱,一月份张华用了100元,以后每个月都比上月增长,三月份张华用了121元,问2、3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多少?问题(四):我们班张华同学的父母每个月都给他零花钱,一月份张华用了100元,以后每个月都比上月增长,张华前三个月一共用了331元,问2、3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多少?问题(五):如果每个月用的钱都比上个月降低,求平均每月的降低率是多少?它与前面的问题有什么不同?问题(一)是小学百分数应用问

8、题,学生既有生活实践,又有知识积累,很快就能解决,还能发现第n个月的零花钱可用代数式100×(1+10%)表示。问题(二)是在问题一的基础上用字母表示数,把100换成X就可以了。问题(三)和问题(四)都是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所不同的是问题(三)的相等关系式为:第三个月的零花钱=121元;而问题(四)相等关系式为:第一个月的零花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