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概念的历史与发展小论文.doc

酸碱概念的历史与发展小论文.doc

ID:48617293

大小:20.4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29

酸碱概念的历史与发展小论文.doc_第1页
酸碱概念的历史与发展小论文.doc_第2页
酸碱概念的历史与发展小论文.doc_第3页
酸碱概念的历史与发展小论文.doc_第4页
酸碱概念的历史与发展小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酸碱概念的历史与发展小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酸碱概念的历史与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一,不同角度对于酸碱的定义1.从性质的角度定义酸碱说到酸碱理论,就不得不谈谈最初人们根据物质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性质来区分酸和碱。世纪后期,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根据实验中所得到的酸、碱的性质第一次为酸、碱下了明确的定义:凡是有酸味水溶液能溶解某些金属,与碱接触会失去原有的特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叫作酸;凡水溶液有苦涩味、滑腻感,与酸接触后失去原有的特性,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物质叫作碱。2.从组成的角度定义酸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不同的酸(或碱)都具有类似的性质呢?是不是

2、它们的组成中都含有某些相同的成分呢?于是人们开始从组成的角度研究酸和碱。世纪后期,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一切酸中都含有氧元素,氧元素是造成酸具有酸性的原因。19世纪初,到英国化学家戴从有些酸(如盐酸)并不含有氧却具有酸的性质一事实出发,提出“判断一种物质是不是酸,要看它是否含有氢”的观点。因为许多有机化合物和氨都含有氢但并不是酸。因此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为酸和碱下了定义:酸是氢的化合物但是酸中的氢必须是可以被金属所置换的;碱则是能够中和酸并产生盐的物质。3.从电离的角度定义酸碱之后呢?19世纪后期,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

3、提出了电离理论,并从电离的角度定义酸碱。他认为在水溶液中凡是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叫作酸;能电离出—的物质叫作碱。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化合而生成水的过程。酸碱电离理论,是人类对酸碱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的一次飞跃。然而这种理论局限性是把酸、碱限于溶液中,而水对于非水溶液体系则不适用。针对上述不足年英国化学家富兰克林提出了酸碱溶剂理论:凡能电离产生溶剂阳离子的物质为酸;产生溶剂阴离子的物质为碱。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阳离子和阴离子化合而生成溶剂分子的过程。溶剂理论把酸、碱的概念从以水为溶剂扩大到了任

4、何能够产生阴、阳离子的溶剂中,扩大了酸、碱的范围。4.从质子的角度定义酸碱往小里说,HCl是酸,NH3是碱,它们在苯中并不电离(苯也不电离),然而它们在苯中却能相互反生成NH4Cl,HCl和NH3能在气相进行反应。类似这样的事实是电离理论和溶剂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因此,1932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和英国化学家劳莱各自独立地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凡能放出质子的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与质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质子传递反应。质子理论不仅适用于水和其他能电离的溶剂组成的溶液中发生的酸碱反应而

5、且适用于不能电离的溶剂组成的溶液和气相中发生的酸碱反应但对于没有质子参加的酸碱反应则不适用。5.从电子的角度定义酸碱电离理论和质子理论都把酸的分类局限于含氢的物质,而有些物质如SO3等根据上述理论都不是酸,但它们确实能发生类似的酸碱反应。因此,1923年,美国化学家路易斯提出了酸碱电子理论:凡是可以接受接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可以给出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酸是电子对的接受体必体必须具有未鮮对电子。酸喊反应的实质是与碱之间共享电子对,形成配位共价键生成酸碱配合物。电子理论定义了些不能放出质子的物质。对于酸、碱

6、结构的认识,扩大了酸、碱的范围。但是,电子理论也存在不足,目前还没有完全使用的理论。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在所有场合都使用的理论。二,酸碱定义的相关理论1.阿仑尼乌斯酸碱理论不同盐类(强电解质)的溶液混合后,假如没有气体产生或沉淀析出,则反应既不放热,又不吸热,例如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钾溶液混合后,生成物氯化钾和硝酸钠也都是可溶性盐,它们在稀溶液中都离解为离子,实质上此反应是四种离子(Na+、Cl-、K+、NO3-)混合在一起,并没有发生其他变化。溶液的颜色往往与固体的颜色不同,例如CuCl2固体是棕黄色的,CuBr2

7、固体是黑色的,CuSO4·5H2O固体是蓝色的。将这三种固体配成稀溶液,则溶液全是蓝色的。这一现象可以用电离理论解释,由于这三种铜盐溶于水,全离解产生Cu2+,而离解出来的阴离子Cl-、Br-、都是无色的,所以溶液所显的蓝色就是Cu2+的颜色。氯化物可以用硝酸银来检验,不论是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或其他氯化物溶液,只要加入硝酸银溶液,都会产生白色的氯化银沉淀,和它是钠盐、钾盐、钙盐无关,这又一次证明了在稀溶液中这些盐类都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这种检验反应实质上是氯离子与银离子之间的反应:Cl-+Ag+AgCl↓由此可见

8、,电离理论是盐类定性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1.布朗斯特一劳莱酸碱理论亦称“酸碱质子理论”。由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和英国化学家劳里于1923年提出。他们认为凡能释放质子的分子或离子(如H2O、HCL、NH4、H2SO4等)称为酸;凡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如H2O、NH3、Cl等)称为碱。因此,一种酸释放质子后即成为碱,称为该酸的共轭碱;同样一种碱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