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创业带动就业:新建企业的就业效应分析.doc

2020年创业带动就业:新建企业的就业效应分析.doc

ID:48594638

大小:25.4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2-26

2020年创业带动就业:新建企业的就业效应分析.doc_第1页
2020年创业带动就业:新建企业的就业效应分析.doc_第2页
2020年创业带动就业:新建企业的就业效应分析.doc_第3页
2020年创业带动就业:新建企业的就业效应分析.doc_第4页
2020年创业带动就业:新建企业的就业效应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年创业带动就业:新建企业的就业效应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创业带动就业:新建企业的就业效应分析作者:张成刚廖毅曾湘泉中国人口科学xx年06期“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十七大以来中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经济增速下行,中国政府通过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金融财税流通改革等多项政策安排,不断降低创业准入门槛,改善创业环境,鼓励“大众创业、草根创业”,以期实现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一般认为新企业建立后会产生新的工作岗位,然而,根据以往对OECD国家的研究,创业与就业并无直接和必然的“带动”关系。已有研究指出,新建企业对就业的影响分布在一个很长的时期中(Audretsch等,xx;Fritsch

2、等,xx、xx;VanStel等,xx),新建企业对就业的中长期影响可能比企业建立初期的影响更为重要(Fritsch,xx)。本文以创业对就业影响的理论分析为基础,试图通过区域劳动力市场中新建企业与就业的关系分析创业是否能够带动就业;创业对就业增长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有何影响。新建企业产生的就业直接效应是指新建企业对区域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直接影响,是岗位创造效应和挤出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岗位创造效应是指新建企业进入市场后直接创造的工作岗位。挤出效应是指新建企业导致现存企业市场份额降低或者退出市场,进而导致经济中工作岗位存量的降低(见图1)。如果新企业的

3、进入使现存企业退出市场,或者新企业的出现是由于现存企业将特定的业务或工作分配或外包给新企业而导致的(Storey等,1987),那么新建企业对区域工作供给的效应就相对有限。间接的就业效应是指新企业进入市场后对市场整体产生的影响所导致的就业变动,又称供给方效应(Fritsch等,xx)。从长期看,如果创业带来的竞争,刺激现有企业改进自身绩效、加速新技术的采用和产业的组织创新、扩张创新的范围、为产业和市场提供创新的方向,会使包括现有企业在内的市场上所有企业创造更多的岗位,产生更大、更积极的就业效应。尽管这是创业带来的间接就业效应,但产生的影响有可能大于

4、直接的就业效应。已有对OECD国家经验研究的结果支持上述理论的预测,肯定了新建企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Johnson等,1996;Ashcroft等,1996)。对中国市场环境中“创业带动就业”的实证研究目前还非常缺乏,而且仅有少数研究肯定了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卢亮、邓汉慧,xx;董志强等,xx)。本文并未考察不同动机的创业带来的就业影响,而是将创业视为一种行为,考察创业影响就业的时间路径和作用大小。上述文献大都使用个体工商户作为创业的指标变量,这样做的好处是数据相对易于获得。但个体工商户只是创业的一种形式,且多数是以自雇为主的生存型创业,90%以

5、上分布在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汪海粟、姜玉勇,xx)。本文使用新建企业作为创业的测量指标。相比个体工商户这一变量,以法人单位形式建立的企业更符合现代经济的发展方向,其积极的就业效应也更明显,因而是对创业更好的测量指标。有学者将新建私营企业作为机会型创业的测量指标,将个体工商户作为生存型创业的测量指标(齐玮娜、张耀辉,xx)。本文中新建企业是指一个地区内所有新创建的法人单位,与个体工商户相比,更偏重于机会型创业。本文使用偏离份额方法调整了不同地区新建企业数量,排除了行业结构的影响;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排除了区域特点带来的影响。图1新企业

6、创建带动就业的作用机制根据已有的实证研究,挤出效应、供给方效应发生在企业建立后的中期和长期(Acs等,xx)。Audretsch等(xx)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企业创办率较高的区域,90年代显现出高就业增长。研究者们从这一重要结论中获得启发,进而提出新企业创建对就业增长影响不清晰的原因在于这种影响显性化有较长时间的滞后。许多经验研究证明了这种时间滞后的存在,即新建企业对区域内就业的影响分布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Audretsch等,xx;Fritsch等,xx、xx;VanStel等,xx、xx;Baptista等,xx)。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中也

7、发现创业对就业有滞后影响(卢亮、邓汉慧,xx;董志强等,xx),但并未估计出具体的滞后结构和滞后效应的大小。本文应用Almon模型,克服了一般分布滞后模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估计创业对就业的滞后影响及滞后结构。二、数据及研究方法(一)数据描述本研究使用1996-xx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样本。数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基本单位统计年鉴》。《中国基本单位统计年鉴》汇总了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本文以《中国基本单位统计年鉴》中企业开办时间为依据,确定1996-xx年每年新建企业数量。同时,以《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年末就业人口数作为就业量①。本研究以就业

8、增长率作为测量就业增长的指标。为了避免就业短期波动的干扰,将2年内的就业变化率作为测量就业增长的指标(t+2年的就业相对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