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弃疾以文为词.doc

论辛弃疾以文为词.doc

ID:48590222

大小:3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2-26

论辛弃疾以文为词.doc_第1页
论辛弃疾以文为词.doc_第2页
论辛弃疾以文为词.doc_第3页
论辛弃疾以文为词.doc_第4页
论辛弃疾以文为词.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辛弃疾以文为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辛弃疾以文为词7目录摘要……………………………………………………………2前言………………………………………………………3一.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41.1辛弃疾的词的艺术境界…………………………………………………41.2辛弃疾词的艺术手法…………………………………………………4二.辛弃疾词的语言风格、艺术风格…………………………42.1辛弃疾词的风格…………………………………………………………52.2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5三.辛弃疾的以文为词表现…………………………53.1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2、………………………………………………53.2辛弃疾的“以文为词”…………………………………………………5参考文献……………………………………………………6致谢…………………………………………………………77摘要辛弃疾在词艺上有多方面的开拓,单就词的语言而言,他以宏大的气魄,剪裁诸体,融汇古今,辟出了一条“以文为词”的广阔新路,影响至为深远。辛弃疾继承了苏轼和南宋以来爱国词人的豪放词风,也接受婉约词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瑰奇多姿的艺术风格。他的词,既有慷慨纵横不可一世之概,又有委婉含蓄缠绵悱恻之情,是两宋词坛上的一座绚丽光辉的艺术峰峦。关键词:爱国诗人,以文为词,豪放

3、词风7AbstractXinqijiinwordartdevelopment,inmanywaysthelistintermsofthelanguageoftheword,hisgrandverve,clippingZhuTi,ancientandmodern,clearedthea"takingarticleasword"vastnewroad,influenceisfar-reaching.Patrioticpoetxinqijiofsongdynastyinheritedsushiandsinceboldwordwind,alsoaccepttheinf

4、luenceofthegraciousschool,formeditsowngloriousofartisticstyle.Hisword,bothgenerousheadofalmost,andeuphemistictearyendingoflove,isagorgeousglowtwoaltarofcipoetryoftheoverlappingpeaksofart.Keywords:patrioticpoet,takingarticleasword,boldwordwind7前言“东坡为诗词,稼轩为词论”誉之为苏轼词风的发扬与光大,是对唐宋词主体风格的进一步

5、变革,以文为词,它以一种开放性的创作态势,容纳一切可以容纳的内容。一、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1.1辛弃疾的词有着形象飞动,气势壮阔的艺术境界。辛词里多是飞动的龙蛇,垂空的鹏翼,是东南佳气,西北神州,是飞流万壑,是孙权、刘裕、谢安石这类气吞万里的英雄。他的词形象总是飞动的,如:写山:“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沁园春》)。写潮:“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摸鱼儿》。辛弃疾还善于化静为动,使他笔下的山、水、云、雨都有奔腾驰驱,有强大的气势。“千丈悬崖削翆,一川落日熔金”《西江月》。“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

6、他的词意境都很阔大,“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水龙吟》。1.2辛弃疾词熔写景、叙事、抒情为一炉,艺术手法多种多样。辛词多不重写景,多直抒胸臆的赋笔,或举首高歌,或侃侃而谈,以真情感人。偶然写景也只是在篇首略点环境,或在中间因事带出。如《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此写送别,没有婉约词人常用的长亭、别筳、兰舟等景物描写,而是直抒别情。多情语而少景语,不是融情入景,而是因事叙景。辛词喜议论,“渡江天马南来,几

7、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水龙吟》,批判主和派,鼓励抗战派,针对现实,慷慨议论,饱含激情。他有时又将议论、抒情与写景融合在一起,如“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7《菩萨蛮》,既是写山水景物,又是一种议论,其中还抒发一种对抗战的希望之情。辛弃疾词的议论,意气风发、感情丰富,以致使议论、抒情很难分辨。辛词喜用典,《摸鱼儿》的下片用了三个典故,《贺新郎》用了四个典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连用了五个典故。辛词对典故的运用多数都是贴切的,有的直接引用,有的融化在诗句里,有的借古喻今,有的

8、寄托深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