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导学案.doc

咏华山导学案.doc

ID:48580580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咏华山导学案.doc_第1页
咏华山导学案.doc_第2页
咏华山导学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咏华山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咏华山》第1课时总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2.学会部分生字,认识两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活动方案】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活动一:我会读1.自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小组内展示读。3.全班展示读。活动二:我会写1.读一读黑板上的生字词,找出生字,自己学习,按笔顺书空。2.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并组词3.全班交流检测反馈:看老师范写后描红生字一、导入:1.板书课题:25、咏华山(齐读) 2.学习生字“华” 3.释题。  咏,就是用诗词来叙述。 4.指导看图。  简

2、单介绍华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图意然后提问:通过看图,你们觉得华山有什么特点。 5.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本课是谁咏华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二、实施活动(一)活动一:我会读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小组内开火车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好。3.哪一组想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一下的。(小组展示读,师相机指导,学生互评。)(二)活动二:我会写1.小朋友们,读完课文后,老师考考你,这儿有几个字,你能读出来吗?2.看看书后的笔顺表,自己照着书空,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字是怎么写的。

3、相机教学偏旁:禾木旁、山字头3.小组内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谁能给它找找朋友。三、检测反馈老师在田字格里范写,生描红。《咏华山》第2课时总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会写部分生字,理解生字词。3.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活动方案】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活动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自读课文,说说小孩儿和先生爬到山顶看到的美景,画一画,在有感情地读一读。2.说给小伙伴听听。再读一读,比比谁读的美。3.全班交流。活动二:学习三、四两个自然段1.自

4、读课文,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一、复习导入复习生字词。二、实施活动(一)活动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读思考,小组交流2.汇报。1)指导看图,要求学生用“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的句式说出图意。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呢?读第一自然段。2)小孩和先生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是怎么来的?读第二段第一句话。3)下面两句是他们爬上华山后的感叹。提问:这两句都用了什么标点符号?从这两个感叹号可以想象出他们的惊讶程度。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4)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齐读四、五句。指导看图理解第四句话、第五句话。在山下看,

5、白云高不可及,现在却在山腰间,如果你就是图上的孩子,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释词“情不自禁”。5)学习课文中的古诗。  a.指名读古诗。  b.师点拨:前面两句话已经点明了诗的意思,请同学们找出写与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指导理解“更”、“齐”、“举”、“首”的意思。  c.指导朗读。6)读了这首诗,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好在哪?    (8)随老师齐读课文。(二)活动二:学习二、三两个自然段1.自读课文二三自然段2.全班交流。1).理解“称赞”的意思。指导朗读。 2)这小孩子真不简单,他是谁?课文最

6、后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自由读第三段。  这个孩子是谁?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对他有所了解?(三)活动三:我会写2.组内交流,有感情地读读这些句子。3.全班展示。活动三:我会写1.看笔顺表,自己学会写生字2.小组讨论,想个办法记住这些字3.全班交流。检测反馈:看老师范写后描红生字1.小朋友们,读完课文后,老师考考你,这儿有几个字,你能读出来吗?2.看看书后的笔顺表,自己照着书空,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字是怎么写的。3.小组内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谁能给它找找朋友。三、检测反馈:老师在田字格里范写,

7、生描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