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八_1第2课时《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案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案设计课题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始终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怎样比较两组数据,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整节课学生是在有秩序的活动中用平均数来解决问题的。1、不同观点,引发思考。例2是通过比较哪个队踢毽成绩好,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提出不同观点,进而引发思考,在交流、讨论和计算中,让学生对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观点有较深刻的认识,而不是通过教师单纯的讲解来完成。2、联系实际,启发引导。平均数在生活中有很多用处,当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平均数”来解决问题时,学生很快就
2、能想到用平均成绩来判断哪个班的考试成绩好,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统计表学生准备:速算测试成绩统计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1、组织学生拿出课前1、每个小组都根据1、判断。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情境,提出问题。(5分钟)准备的速算测试成绩统计表,选出有代表性的两个小组的统计表贴在黑板上,这两个小组的测试成绩哪个好一些呢?2、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中数据的特点。要求拿出课前准备的速算测试成绩统计表。2、观察统计表,了解统计表中数据的特点。(1)28、29、30、31、32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0。( )(2
3、)如果想比较两个班级学生期中考试的成绩,那么一定要用总成绩来比较。( )(3)一个水池的平均水深是1m,这个水池中不可能有2m深的地方。( )二、尝试探究,感悟深化。(15分钟)1、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2、拿走黑板上的一个统计表,再选一个与剩下的人数不同的小组的统计表,引导学生判断用总成绩来比较这两个小组的测试成绩是否合理。3、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比较方法的合理性。1、小组合作交流,然后汇报探究的方法。生1:一个小组中有一个人的成绩是这两个小组数据中最好的成绩,不能因此就说这个小组的成绩好。可以通过计算每个小组的总成绩得出结论。生2:运用公式求出每个小组测试成绩2、冷饮超市上半年销售
4、某品牌冰淇淋150箱,求平均每月销售多少箱,列式正确的是( )。A、150÷6 B.150÷2 C.150÷33、唐僧师徒四人三天时间行走的路程如下:第一天35千米,第二天42千米,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平均数,得出结论。2、先独立探究,再计算,最后汇报:若两个小组的人数不同,用总成绩无法比较出哪个小组的测试成绩好,这样比较不合理。3、先全班交流、讨论,再共同总结:如果两个小组的人数不同,用总成绩来比较就不合理,而用平均数来比较就不会受到统计人数的影响。由此可见,总数并不能完全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而平均数却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第三天43千米,求他们平均每天行走多少千米,列式
5、正确的是( )。A、(35+42+43)÷4B、(35+42+43)÷3C、(35+42+43)÷4÷3三、进一步探究,1、课件出示教材91页例2情境图和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1、独立思考,然后汇报。4、星期天,徐亮去郊游。前2小时走了11km,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感知基本方法。(10分钟)然后思考:哪个队的成绩好?2、引导学生总结平均数的作用。生:因为这两个队的人数不同,所以就不能比较踢毽的总个数,只能比较两个队的平均成绩。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的个数是(19+15+16+20+15)÷5=17(个),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的个数是(18+20+19+19)÷4=19(个)。因为19>17,所以
6、女生队的成绩好。2、与师共同总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因此可以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或几组同类数据的总体情况。第3小时走了4km。徐亮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四、应用新知,巩固方法。(8分钟)完成教材93页3题。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5、张帅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其中语文成绩是95分,英语成绩是88分,张帅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五、课堂总结。(2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