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562423
大小:1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6
《菱形的性质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菱形(第2课时)礼县二中:张永锋一、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菱形的概念和性质。为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菱形的概念采用了直观操作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性质采用了游戏互动和几何证明相结合的探究方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设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建模思想。通过折纸、实践探究使课堂成为有激情和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让学生从感官到理性、从观察探究到证明应用,由浅入深地了解、理会、应用菱形的知识,通过对数学活动的设计,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
2、学生都参与学习研究,都有表现的机会。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采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使学习过程直观化、形象化。二、教学分析㈠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18.2.2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作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我们已经研究了矩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是从边具有特殊性的平行四边形的角度来研究的,运用类比的方法从边、对角线探究菱形的性质,菱形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学习菱形的知识还要为后面学习正方形打下好的基础。㈡教学对象分析学生
3、已具备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矩形的知识,经历了平行四边形、矩形性质的探究应用,有很丰厚的知识基础,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学习有可类比的根据,学生学习起来不会很困难。㈢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菱形的概念、性质。2.提高对菱形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菱形的有关性质的过程,在直观操作活动和简单地说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主动探索习惯,进一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2.知道解决菱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来解决,渗透转化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加深对菱
4、形的认识,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2.通过对菱形的探索学习,体会它的内在美和应用美。㈣教学重、难点重点:菱形的性质及应用难点:菱形的本质属性及性质的综合应用。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探究式、开放式 数学教育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自己去发现”,根据这一思想结合教材分析与目标分析,本节课我采用探究式、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过程中力求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放飞思维,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大胆展示。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另外,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其生动、形象、方便、快捷的特
5、点呈现教学内容。 2.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本节课我采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的方式,指导学生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参与到数学问题的提出、思考、解决中去。四、教学过程设计㈠创设情景巧妙导课欣赏图片(多媒体)导语:前面学习了角具有特殊性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这节课学习边具有特殊性的平行四边形:菱形。(板书)㈡确定目标合作探究探究一探索研究得出概念菱形的概念: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平行四形问题1:菱形和平行四边形有怎样
6、的关系?问题2:根据对菱形的认识,举出日常生活中菱形应用的例子?(鼓励学生课下探讨菱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兴趣和求知欲。探究二实践探究论证归纳我们做一个实践探究活动。将一张纸沿图(1)所示的虚线向右对折,然后沿图(2)所示的虚线向上对折,再沿图(3)所示的虚线剪下,打开,看一看你得到了一个什么图形?思考1:这个图形是菱形吗?为什么?思考2:由刚才的实际操作,你能判断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思考
7、3:由菱形的定义可知:菱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是否应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外是否还有它自己的特殊性质呢?每个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探究,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讨论。(由各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得出菱形的性质)设计意图:这个探究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遵循数学知识的循序渐进、逻旋上升式原则,按照学生从“直观操作→直觉猜想→合情推理”的认知规律来设置问题情境。在探索中,既让学生体验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
8、、引导者、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菱形的性质: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推理证明由学生完成,教师注意纠正学生在推理演绎的过程中可能出现错误和不恰当的地方。探究三建立模型提炼方法根据菱形的性质,探究菱形的面积,每个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讨论。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得出菱形面积的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