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遗传的分子基础.ppt

专题10遗传的分子基础.ppt

ID:48559091

大小:1.30 MB

页数:48页

时间:2020-01-23

专题10遗传的分子基础.ppt_第1页
专题10遗传的分子基础.ppt_第2页
专题10遗传的分子基础.ppt_第3页
专题10遗传的分子基础.ppt_第4页
专题10遗传的分子基础.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10遗传的分子基础.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遗传的分子基础必修2遗传与进化·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要求:Ⅱ)·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Ⅱ)··DAN分子的复制(要求:Ⅱ)··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43-46页)①1928年,格里菲斯实验②1944年,艾弗里等实验③1952年,郝尔希和蔡斯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染色体的结构思考:染色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蛋白质DNA与蛋白质究竟哪种是遗传物质?口说无凭,实验见分晓①将R型活菌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小鼠正常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注射R型细菌→对动物无害→动物体内出现R型细菌——说明R型肺炎双球菌无毒性②将S型活菌注入小鼠体内

2、一段时间后小鼠死亡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注射S型细菌→使动物死亡→动物体内出现S型细菌——说明S型肺炎双球菌有毒性③将杀死的S型菌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小鼠正常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注射杀死的S型细菌→对动物无害→动物体内不出现S型细菌——说明加热后S型肺炎双球菌毒性消失④将R型活菌与杀死的S型菌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细菌发生转化,性状的转化可以遗传。小鼠死亡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为什么第四组实验:将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导致小鼠死亡?格里菲思实验的推论是什么?因为R型细菌转化成了S

3、型细菌,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质粒]?选用肺炎双球菌为了弄清转化因子到底是什么?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质和DNA等提取出来,、DNA酶+DNA,分别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培养。1、实验材料:2、实验目的:3、实验操作:2、艾弗里确定转化因子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O.Abery艾弗里设计思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多糖脂类蛋白质RNADNADNA水解物RRRRRSRS型活细菌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RS多数少数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

4、效。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NA是转化因子。以上转化实验表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艾弗里的实验结论:对艾弗里实验的质疑:提取DNA的纯度最高时还有0.02%的蛋白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过程中是否能说明DNA是唯一的转化因子?③1952年,郝尔希和蔡斯(A.HersheyM.Chase)的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③1952年,郝尔希和蔡斯(A.HersheyM.Chase)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郝尔希和蔡斯设计思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动态过程:吸附侵入合成组装释放侵

5、入别的细菌(1)T2噬菌体的结构模式图结构化学成分DNA占40%[P几乎都存在与DNA中]蛋白质占60%[S只存在于蛋白质]实验指标怎样使噬菌体外壳带上35S标记?怎样使噬菌体DNA带上32P标记?要使噬菌体带有放射性标记,必须使噬菌体的生活环境中带有放射性,而噬菌体又是寄生生活(寄生在细菌体内),所以应先使细菌带有放射性,要使细菌带有放射性,必须使细菌的生活环境中带有射性,即将细菌分别放在带有35S和32P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使细菌分别带上35S和32P标记,再用噬菌体分别去感染这两种细菌,就能使噬菌体分别带上这两种放射性。获得了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

6、,就可以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检测到DNA或蛋白质,但仍然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如何判断检测到的DNA是在细菌内还是在细菌外呢?因为微小的细菌也不是我们能够直接观察到了的。科学家用的是离心分离的方法,由于细菌较重,将会通过离心被沉淀下来,而细菌外的成分包括噬菌体以及其它较轻的成分就存在于上清液中。如果侵染细菌的噬菌体含32P,则侵染细菌后32P随DNA进入细菌,通过离心分离后就会出现在沉淀中。但在实验的过程中有些噬菌体可能并没有侵入细菌,这部分噬菌体将会存在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也就可以检测到少量放射性同位素;如果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间过长,那么由于细菌的破裂

7、,会使大量的噬菌体从细菌中释放出来,这样上清液中放射性32P含量升高。亲代噬菌体35S标记蛋白质寄主细胞内无35S标记蛋白质子代噬菌体外壳蛋白质没有35S被感染的大肠杆菌实验过程:亲代噬菌体寄主细胞内子代噬菌体32P标记DNA无32P标记DNADNA有32P标记结论: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因此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35S标记蛋白质子代噬菌体外壳蛋白质没有35S32P标记DNA子代噬菌体DNA有32P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示踪法)亲代噬菌体寄主细胞子代噬菌体结论32P标记DNA35S标记蛋白质DNA是

8、真正的遗传物质。DNA中有32P标记DNA中有32P标记外壳蛋白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