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557382
大小:12.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6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证明出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并会用定理进行计算或证明.2、数学思考:通过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情推理能力以及应用数学意识.3、解决问题:通过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探索过程,丰富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与体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4、情感态度:在观察、分析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索、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教学难点: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 刻度
2、尺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活动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什么是三角形的中线?如图1,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则线段DE叫做三角形ABC的什么?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画画看。 三角形的中位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三角形的中线有什么区别?[设计意图]以此
3、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启发学生进行测量,使它们产生中位线等于底边一半的直觉,再让他们明确测量还不能真正说明问题,还要进行理论证明,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活动二:问题牵引导入新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画出图形,引导学生证明:对于证明某条线段是某条线段的一半,常用的几何方法是“加倍法”、“折半法”,通过三角形全等把问题化归到平行四边形中去,然后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概念、性质来解决.已知:在△ABC中,DE是△ABC的中位线求证:DE∥BC,且DE=1/2BC 证明:如图,延长DE 到F,使EF=D
4、E ,连结CF.∵DE=EF、∠AED=∠CEF、AE=EC∴△ADE ≌△CFE∴AD=FC 、∠A=∠CEF∴AB∥FC又AD=DB ∴BD∥=CF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DE∥BC且DE=1/2BC证法二:过点C作AB的平行线交DE的延长线于F∵CF∥AB,∴∠A=∠ECF又AE=EC,∠AED=∠CEF∴AD=FC又DB=AD,∴DB∥=FC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本题可以延长DE到F,使EF=DE,通过连结FC把问题转化到 DBCF中去,(学生再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踊跃发言,想出不同的证法,鼓励学生用折半法试一试.结
5、合图形导入新知:三角形的中位线定义、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以及让学生把三角形的中位线和中线加以区别,会书写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符号语言.此结论的证明既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又让学生学会了“加倍法”的几何分析思想,说明了结论的正确性.) [设计意图]一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证明,丰富了学生的联想,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跟踪练习1.如图1:在△ABC中,DE是中位线(1)若∠ADE=60°,则∠B= 度,为什么? (1)(2)(2)若BC=8cm,则DE= cm, 为什么?2.如图2:在△ABC中,D、E、F
6、分别是各边中点, AB=6cm,AC=8cm,BC=10cm,则△DEF的周长= cm3.如图3,无法直接测量A、B之间的距离,可在A、B (3)外选一点C,连结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 中点D、E,如果能测量出DE的长度,就能知道AB的距离了。为什么?如果测得DE=20m,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为什么?学以致用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是有趣的、丰富的、有价值的.探究点二: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1)顺次连接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呢?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边AB、BC
7、、CD、DA的中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