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doc

给教师的建议.doc

ID:48535768

大小: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5

给教师的建议.doc_第1页
给教师的建议.doc_第2页
给教师的建议.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给教师的建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教师日记习惯的培养——读《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有感“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的官方文献,而是一咱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                       ——苏霍姆林斯基个人以为记录教育日记的确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有以下几个好处:第一,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教育教学行为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思、总结;第二,可以做为

2、撰写教学论文的第一手材料;第三,在闲暇时拿出来读一读,更好地促进自己的教学活动;第四,丰富了自己的生活阅历……比较赞同苏氏的话,关于记录教育日记,有很多人认为这是要花时间的,与其花时间动脑筋,还不如坐在那儿闲聊上一会儿,或者发一会儿呆,或者休息一会儿。我觉得记录这样的教育日记倒是一种很好的休息和放松神经的方法。以前教学课时任务比较重的时候,除了下课稍微休息一会儿后,接着就是连轴转的课或者就是无休止的批改作业。每每这种时候,心中的烦恼和不满情绪就会愈加严重。有时候,甚至想我为什么每天都干这些重复而让自己不高兴的事情呢?教到高年级的时候

3、,课务相对来说比较少了些,作业的批改也上手了许多。于是,便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来记录每天发生在教学中的点滴故事。每个周一,总觉得心情很糟,因为每次都会发现有一些人不完成作业。于是,到了周一,仿佛患上了“黑色星期一”综合症,提不起兴趣再去检查学生的作业,就怕再看到那些不完成作业的空作业本,更怕看到虽然完成了,却是不认识一个字的作业。又是一个星期一,当检查了所有作业后,我便写下了“黑色的星期一”的教学日记,将那些不完成作业学生以往的表现以及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都分析了个透彻,心情便也莫名地好了许多。以后,每个星期一来临时,我都会先将这篇日记

4、读一读,心中便也宽慰了许多:学生间总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我为什么总是要用一把尺子来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呢?为什么这几个学生在双休日总不完成作业呢?除了家庭原因外,我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我布置的作业呢?如果他们真的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满意的话,那么不如让他们做一些感兴趣的作业,至于双休日的作业,放到平日里来完成,不是更好吗?这是当时写下这篇教学日记时的随感,没想到一下子解开了我多年教学的困惑。做为一个语文老师,平时最喜欢记录的还是每堂课教学后的感想。工作近二十年,对于语文教材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了。无论哪篇课文出现在

5、眼前,其教学重点,教学的基本流程心中早就一目了然。然而,正因为此,往往就会出现一些因经验而忽略的细节教学。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我就养成了记录教学课堂实录的习惯。把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流程和学生的表现记录下来,再来反思自己的课堂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在下一次再次教学的时候就更加心中有数了。记得有一次在教学《游园不值》这首诗前,翻阅了前几次听课的记录和当时的随感,又把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实录读了一遍,发现教学的深度还不够,于是,重新调整了教学的目标,在方法上加入了想象、表演等环节,这样教学下来,效果更好。平日里总喜欢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日

6、记分门别类地放到不同的主题帖下,比如教学上的就放在教学论坛上,而教育学生的或是对生活的一些感悟便放在自己的空间和博客里。闲来无事时,总喜欢读读自己写的日记,真的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日记的确能够教给我思考。我想,做一个老师,更应该养成勤记日记的习惯,这样对自己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如何让知识变得活用——读《要思考,不要死记》有感“脑力劳动应当怎样进行,才能使知识保持在记忆时在,才能使识记变得牢固,才能使儿童既进行一些意志努力而又不感到特别困难地回想起规则呢?”在教学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

7、的尴尬:讲过很多遍的内容,到头来能够真正活用的却是少数。在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就是阅读分析题目了。这种题目每次做的时候都不会以相同的形式出现,而基本的要求却是相同的。但就算这样,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解答时依然不知道如何下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和数学老师探讨这样的问题,本以为数学上应该会好一些,因为数学上只要掌握了公式或规律,解题相对就会轻松很多,比如图形有面积,只要把公式背熟练了,无论哪种图形都会迎刃而解的吧。可是数学老师的话更让人费解:就算公式背得滚瓜烂熟,还是有人不会做。因为他只记得公式的字面符号,而并不真正了解每一个符

8、号的含义。那么是不是因为学生对于该掌握的知识只采用了记规律不记原因的关系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呢?仔细想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正因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只知道背诵和记住公式化的东西,而没有深入地去探究这些公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