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438469
大小:266.00 KB
页数:112页
时间:2020-01-28
《王崧舟教学实录课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笑谈《草船借箭》的智慧【观点】诗意语文是自由对话的语文。自由对话,首先要致力于课堂自由文化的建构。自由文化的建构,我们认为有以下一些要义:一、师生、生生之间在人格上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二、师生、生生之间养成真诚倾听的意识和习惯;三、消解课堂上的话语中心、话语霸权,把话语权还给课堂上的每个人;四、与文本对话,养成赏识卓见、鼓励创见、悦纳异见、宽容误见的态度,倡导个性化的解读和表达;五、不唯上、不唯书,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超越,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自由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对话文化。《草船借箭》一课,致力于引领学生与智慧化身诸葛亮这个人物形
2、象展开多角度、有创意的对话。那么,这种对话的原点是什么?是存在于每个学生心中的有关《三国演义》、特别是有关诸葛亮的“前结构”。事实上,在接触《草船借箭》这个文本前,学生心中早已贮存着或清晰或朦胧、或开阔或狭窄、或深刻或肤浅的关于诸葛亮的种种感知和理解,即所谓的“前结构”。自由对话,首先是要尊重学生心中的这一“前结构”。作者心中的诸葛亮、教师解读的诸葛亮与学生感悟的诸葛亮不能等量齐观,因此,课堂上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读出属于他自己的诸葛亮。而要想真正读出自己心中的诸葛亮,首先就要关注学生面对文本“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的那个“现量”诸葛亮。这个现量
3、诸葛亮是被学生的“前结构”这个照相机从文本中拍摄下来的。这种拍摄,是整体的、视界融合的、自由自足的,但又是模糊的、不自觉的、浮光掠影的。课堂上的自由对话,肇始于学生读出的这一个现量诸葛亮,即通常称之为的“第一印象”、“首感效应”、“初始感知”。当现量诸葛亮也成为学生展开深层次对话的前结构时,教师就需要引领学生将平面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让诸葛亮笑盈盈地从文字中走出来,走到学生的眼前,走进学生的心中。于此同时,又应该点拨学生转换对话视角,穿越历史的时空,将自己置身于草船借箭的场景中,成为其中的一个历史人物,与诸葛亮促膝而坐、谈笑风生。
4、这样,学生就由物我两隔、情景相离的知性对话登陆到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诗意对话。恰如朱光潜先生所言:“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一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这是一种审美的自由,是生命的更为本真的自由。至此,学生自能读出心中的这个诸葛亮。【构想】第一课时 一、给“智慧”排个序 1、请学生自由谈谈对诸葛亮的印象。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请学生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故事中的四个人物排排队。3、交流体会。估计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诸葛亮 周
5、瑜 曹 操 鲁 肃可编辑..... 1 2 3 4 1 3 2 4 1 2 4 3 1 3 4 2 1 4 3 2 1 4 2 34、小结:不管怎么说,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都排在了第一位。在同学们的心目中,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是真正的智慧的化身。二、点击诸葛亮的“智慧”1、教师:有人说,
6、诸葛亮是谋略的大师,因为他运筹于帷幄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有人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因为他足智多谋、胸有成竹、料事如神、神机妙算。2、学生自由读课文,你觉得课文什么地方写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写得最精彩。3、组织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学生练读有关段落。三、三个“臭皮匠”的“智慧”1、教师:我读了课文以后,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诸葛亮在立下军令状之前,他到底想到了什么?想好了什么?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3、组织全班交流:想到了草船借箭;想到了三天之后长江之上必有大雾;想到了向鲁肃借船;想到了向曹操借箭;……4、小结
7、:难怪周瑜听了鲁肃的回答后,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板书周瑜的话,引导学生诵读此句。)第二课时可编辑.....一、与诸葛亮对话“知天”的智慧1、研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引导学生读出大雾漫天的情形。引导学生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时的心情,读出鲁肃的感情。引导学生体会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时心情,读出诸葛亮的感情。2、研读:“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引导学生概述这句话的意思:诸葛亮在第三天四更时候请鲁肃一起去借箭。引导学生感
8、悟这两句话的不同点。3、诵读: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二、与诸葛亮对话“知人”的智慧1、引导学生将以下两句话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