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383290
大小:75.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2-04
《初中物理功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功说课稿 一、教学分析 1、“功”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功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又是与能密切联系的一个物理量它虽然是在力学中引入的但却贯穿在整个物理学中可以说一切自然现象都与功和能相联系通过功(特别以后关于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充分揭示了物理学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作用:对功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前两节所学简单机械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力与运动关系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功的研究为以后学习功率、能量的知识奠定基础功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2、课程标准解读 重视学
2、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学生应用实例去体验、分析的过程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3、学生认知发展 八年级学生学习的沪科版物理教材还没有学习关于能的知识在没有能的转化的知识的情况下功的定义是很难下的;但学生已有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能够对“力的成效”方面的知识进行理解与运用充分利用已有认知水平为学生构建“功”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机械功的概念能从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2)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规律能认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判断在什么情
3、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 (3)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中各符号代表的物理意义、单位并能用来进行简单计算; (4)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的能力能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具有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的兴趣;树立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结合教材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4、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点 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功=力×距离是物理学中的规定初学者常感到不好理解不像有些知识那样可以依靠直观认识为依托因此教学中充分贴近学生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意联系实际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建立功的概念是本堂教学的关键点也是重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设计 根据本节课特点尽量使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和实例分析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因此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学生体验、讲授和分组讨论并辅以电教多媒体实例演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
5、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0块砖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中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投影图片和课中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提出“什么是功”一问题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以多媒体形式向学生介绍物理学中对“功”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谈谈对“功
6、”一词的看法我从中重点突出“做功”跟“力的成效”的联系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与观察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生活实例、课件演示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建立功的概念 首先我引导学生紧抓“力的成效”来认识生活中物体做功的现象让学生分析怎样才算做了功并举例;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和已有的力学知识能够得出:物体受了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那就表示力做了功从而再以课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力学角度分析出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同时给出实例让学生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加
7、深学生对做功两必要因素的认识 在研究功的计算时由于“功=力×距离”是物理学中的规定初学者常感到不好理解因此教学中我注意联系实际通过在课堂让学生个别体验(搬砖头多少和高度的不同)和多媒体分析引导使学生获得较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力越大通过的距离越长做功就越多;顺势引出关于物理学中对功的规定从而得到机械功的定义: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在引导学生理解W=Fs各符号代表的物理意义、单位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构建的物理公式的知识学习W=Fs并让学生自己得出变形公式认识功的单位的规定:1J=1Nm同时我在课堂中设计了两
8、个练习题并从题中引入W=Gh这一公式着重训练学生对公式的运用巩固学生对功的概念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