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343642
大小:97.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26
《精品系列: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联考高三语文试卷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闽侯三中林青李瑛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1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①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
2、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
3、词性质有关.②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
4、不见逊色的.③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
5、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B.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D.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2.下列
6、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C.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D.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
7、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B.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C.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袁枢,字机仲,建之建安人.幼力学,尝以《修身与写赋》试国子监,周必大,刘珙皆期以远器.试礼部,词赋第一人,教授兴化军.为礼部试官.常喜诵司马光《资治通
8、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事本末》.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曰:“治道尽在是矣.”他日,上问袁枢何官,茂良以实对,上曰:“可与寺监簿.”于是以大宗正簿召登对,即因史书以言曰:“臣窃闻陛下尝读《通鉴》,屡有训词,见诸葛亮论两汉所以兴衰,有戒,垂法万世.”遂历陈往事,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