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15+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5.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3、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常识;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设想:作为自读课,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习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整体上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比较两篇短文的语言特点;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在自读中质疑、提问、主动探究;强调学生在比较阅读和拓展学习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1、名言导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知道是谁说的吗?(培根)而知识又从何而来?现在我们看看
2、,在《谈读书》一文中,培根给我们谈了些什么?二、检查预习:1、简介作者:培根邓拓2、补充文体知识: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的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不成立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
3、在的逻辑关系,否则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点与论据之间列内在的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不能证明论战,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3、给加点字注音:狡黠()咀嚼()诘难()死抠()豁然()迂腐()4、解释词义:味同嚼蜡:吹毛求疵:寻章摘句:不求甚解:咬文嚼字:豁然贯通:三、朗读课文,自学生疑。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四、学习释疑,探究课文内涵 1、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4、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5、正面说读书
4、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另举一例。6、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7、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 8、结合课文谈一谈你的读书感悟五、合作交流,分析文章说理方式。学生四人一组,交流提纲笔记,重点分析说理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巡回指导并发现优秀提纲笔记。展示学生优秀提纲笔记。并对一些重点进行分析。六、研讨拓展──找出文中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老师可引导学生谈对“读史使人明智……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句话的理解,并模仿这一句式续写几句话。)例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
5、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用“自然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接”比喻“求知学习”,用比喻为了论证“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例2: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蒸馏过的水”比喻“一本好书”,使读者懂得读书不能只读别人的笔记摘要,生动形象。用比喻的方法从反面强调好书一定要细细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比喻论证: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射箭……漫步……骑术……,”用比喻的方法论证读书可以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过渡:前文重
6、点谈读书的益处,该怎样读书呢?有人说,读书要“咬文嚼字”也有人说应“不求甚解”,你知道“不求甚解”该怎么理解吗?看看马南政邨是怎样理解的。七、学习释疑,快速阅读《不求甚解》,思考解答问题,掌握本文的论证思路、方法,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1、“不求甚解”是何意?作者是如何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的?2、请谈谈本文的论证思路。3、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为什么不少人批评“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八、拓展训练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提示: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入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
7、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1、“见风使舵”新解2、“班门弄斧”辩3、“滥竿充数”辩九、比较反思1、两篇文章在语言上的不同特点:《谈读书》语言风格平易流畅,灵活地穿插比喻、排比、类比的修辞手法,充分随意的特点。《不求甚解》语言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生动形象。2、谈谈自己在学习两篇短文前后的不同感受。十、课堂小结《短文两篇》都是作者心智的结晶,读《谈读书》如同沐浴在智慧的阳光下;读《不求甚解》如同聆听长者的谆谆教诲。是他们,引领我们在智慧的天地中穿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