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2019年秋季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同步练习(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9* 谈创造性思维01 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模式(mó) 汲取(jí) 渊博(yuān)压榨(zhà)孜孜不倦(zī)持之以恒(héng)根深蒂固(dì)锲而不舍(qiè)2.选出依次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A)(1)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________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2)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________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3)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________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A.放弃 探求 缺乏
2、B.丢弃 探求 缺少C.抛弃 探究 缺乏D.放弃 探索 缺欠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A.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凡成功人士必定有超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B.他的故事我们早有耳闻,所以自我介绍时不用多说,大家就自然不言而喻了.C.几千年来“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旧观念,在文化不发达的山区,至今仍是根深蒂固.D.武大靖2018平昌冬奥会男子500米短道速滑的冠军奖杯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解析:B.“不言而喻”是指不用说就明白了,形容道理很明显.这里用来形容熟
3、知别人的故事不恰当.)4.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①语文学习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1)第②句修改意见:把“搭建”改为“提供”.(2)第③句修改意见:把“运用语文”和“学习语文”互换位置
4、.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B)“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②麻烦的是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
5、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A.①②⑤③④ B.③②④①⑤C.⑤③②①④D.③②⑤①④6.文章最后两段是如何进行说理的?先用“由此看来”一词承接上文,进行总结,指出“区分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人,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接着,进一步肯定“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并指出需要具备哪些要素,便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最后的假设性语句,使人们容易接受,极富启发性.7.互联网科技的进步发展不断改变着人类的思维
6、方式,你班正在开展以“走进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读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新闻标题.(20字以内)【示例】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落下帷幕2017年12月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徐麟在闭幕式上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世界互联网大会,专门发来贺信,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就进一步推进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发表了重要主张,赢得了与会嘉宾的热烈反响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大会期间,与会中外
7、嘉宾围绕“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在20场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分论坛上,积极贡献思想智慧、展示创新成就、探讨合作途径、展望未来愿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会首次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总结历史成就,分析现状特点,展望趋势远景,为各国更好推动互联网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大会举办的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来自苹果、高通、微软、阿里巴巴、华为等中外知名互联网企业的一批最新尖端成果集中亮相,让大会成为全球互联网顶尖科技的汇聚地
8、和风向标.(2)创新应该有发散性思维.仔细观察下面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标志,你有哪些联想和想象?请写出两点来.【示例】①我想起了“互联网”中的“互”字,“互”的上下两笔以中国毛笔书法来表现,既点明互联网的主题,又给人空间上的视觉张力感;②标志的整体形状像一只眼睛,让人感觉互联网好像人的第三只眼睛,通过互联网这只眼睛,人们的视野将会更加开阔.02 拓展阅读逆向思维的力量陆 明①对于逆向思维这种方式,人们已经不陌生了,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