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ID:48305022

大小:152.4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1-15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_第1页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_第2页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_第3页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_第4页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2011年7月11目录一、实施基础2二、指导思想3三、总体思路3四、组织管理体系3五、实施专业与学生遴选51.实施专业52.学生遴选5六、培养模式61、校内培养模式62、企业培养模式6七、培养方案61.培养目标62.培养标准73.培养方案74.学分要求85.考核方法86.毕业要求9八、学籍管理9九、师资队伍建设9十、国际化培养10十一、质量保障措施10十二、学校支持1111一、实施基础西安理工大学是原机械工业部所属、机械工业部与水利部共建的学校,前身是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于19

2、72年合并组建的陕西机械学院。于1998年划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建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学科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我校作为一所工科背景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重视教育教学改革。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方面“重实践、重应用、重创新”,依托我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和众多校内外实习基地,通过设置多层次的实践体系,不断丰富内涵,逐渐形成了面向水利水电行业的水电类、面向国家制造业

3、的机电类和印刷包装专业三大专业群,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二、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西安理工大学的办学特色和面向行业特点,依托西安理工大学优势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立足陕西,服务西部,面向全国,培养具备较高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同时以“卓越计划

4、”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地方工科大学做好做强工程教育的途径。11三、组织管理体系依托教务处、人事处、科技处、学生处、相关院(系)、校属企业和校外协作企业,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领导小组、专家组和工作组。管理体系结构图如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领导小组(决策、领导、组织)专家组(咨询、指导、顾问)教务处(统筹培养方案与实施)合作企业(培养、组织、实施)工作组(协调、落实)工作办公室(协调、落实各项工作)二级学院(培养、组织、实施)四、实施专业与学生遴选1.实施专业我校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5、的专业领域为水利水电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和印刷工程专业4个专业。选择试点专业领域的主要依据是: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特色专业等,具有合作教育的传统与基础、较强的行业背景以及具有积极配合的合作企业。11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领域分布表专业名称专业优势与特点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水利水电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印刷工程省级特色专业2.学生遴选根据我校确定的专业领域以及各专业工程教育的基础和实际情况,首批201

6、0级新生情况:专业名称学生规模自动化30人(自然班)水利水电工程30人(自然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0人(自然班)印刷工程30人(选拔)2011级开始采取对高考入学新生进行试点班选拔的方式。五、培养模式根据我校确定的专业领域以及各专业工程教育的基础和实际情况,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思想为指导,实行“校企合作、校企联合培养”的培养模式。(1)合作企业的遴选:入选企业宜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积极的合作态度,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应有足够的积极性并应具备该计划要求的条件。目前,我校与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雅昌

7、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西北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等知名企业签署了卓越工程师培养协议,并积极申报了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1(2)联合培养的内涵: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研究课程体系;校企联合编写教材,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融合学科体系和职业资质标准;校企联合开发新课程和新实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注重讲授实际案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按照培养要求,学生可以分不同阶段到不同企业进行累计一年的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培养过程中,企业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由企业导师和学

8、校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在企业培养阶段的学习与实践,并由双方导师共同为学生确定研发方向或课题,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各类实习和毕业设计。六、培养方案培养标准(1)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