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旗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挖掘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旗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挖掘工作的调研报告

ID:48293036

大小:53.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6

关于我旗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挖掘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我旗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挖掘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我旗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挖掘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我旗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挖掘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我旗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挖掘工作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我旗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挖掘工作的调研报告  我旗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特别是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我旗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匈奴金冠为标志的古代游牧文化;以霍洛柴登古城为标志的民族交融文化;以阿拉格苏勒德为标志的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以古如歌为标志的蒙元宫廷文化;以杭锦婚礼为标志的杭锦民俗文化;以菩提济渡寺为标志的宗教文化;以七星湖为标志的沙漠生态文化;以穿沙精神为标志的改革开放时代文化构成了杭锦文化的主框架。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国务院、自治区、市、旗关于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有关要求,立足全旗民族文化发展实际,注重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挖掘

2、上做了积极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民族文化保护、挖掘和传承工作基本情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近年来,为加强全旗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推进全旗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我旗加大投入力度夯实了文化建设基础。目前,全旗建有综合博物馆和普提济度寺博物馆2个,建有影剧院1个,旗文化馆设有多功能展厅1处,综合排练室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1处。旗图书馆设有地方文献资料室1处。xx年,为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鄂尔多斯古如歌的保护、挖掘和传承,由旗委宣传部牵头,投入250余万元将旗800余平米旧电影院成功改建为集非遗传习和非遗展览为一体“鄂尔多斯古如歌”展演厅。xx

3、年至xx年,全旗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新建嘎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2个,xx年投入8万余元在各苏木镇(管委会)新建图书分馆11个。xx年我局选址挂牌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9个,专门用于开展各类非遗培训活动。相对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为全旗民族文化保护、挖掘和传承提供了保障。  (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我旗成功申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其中国家级1处,自治区级3处,市级3处,旗级22处。成功申报国家、自治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8个(其中鄂尔多斯古如歌、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已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成功申报国家、自治区、市级非遗传承人27

4、人(其中鄂尔多斯古如歌传承人古日巴斯尔已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成功申报市级文化艺术之乡4个。xx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霍洛柴登古城遗址草原神灯项目实现了与公安网和政务大厅接轨,遗址安防系统工程竣工并顺利通过公安部、建设、施工、监理4个单位所派专家组验收。同年通过积极争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日特莫图庙三防工程防雷、安防方案通过了国家文物局审核。目前,130万元防雷工程项目已开始走招投标手续。  (四)民族文化艺术创作成绩斐然。我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带给艺术创作者们无限的创作灵感。而独具特色的精品艺术作品又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动力之源。近年

5、来,我旗乌兰牧骑平均每年新创文艺作品达10余件以上。特别是xx年精心编创的《阿拉腾鸿达嘎》、《和谐四瑞》2部精品舞台剧成功绽放出杭锦民族文化独特魅力。xx年《和谐四瑞》申报参加了国家艺术资金资助项目评审,从全国7400多个参评剧本中脱颖而出成功被列为146个国家艺术资金资助项目之一。《阿拉腾鸿达嘎》也在参加第二届全市文艺团体文艺汇演中斩获银奖。xx年经修改完善,舞台剧《和谐四瑞》成功首演,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同年,2部舞台剧在参加首届内蒙古蒙古语戏剧节展演中荣获优秀剧目奖、最佳编剧奖等10项大奖。xx年底《阿拉腾鸿达嘎》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列入第一批戏曲进

6、乡村剧节目推荐目录。此外,在xx年“孙良杯”八省区第五届蒙古四胡演奏大赛中,由杭锦旗乌兰牧骑编创的《“班泽尔达日”》、《“森吉德玛”》和《草原红色轻骑兵》3部优秀四胡作品获得佳绩。其中,《“班泽尔达日”》和《“森吉德玛”》分别荣获比赛的演奏二等奖和作曲一等奖。《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斩获作曲一等奖和演奏三等奖。  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空间受限。由于市场经济竞争,人们无心顾及传统历史文化,使得民族传统手工艺作品难以与同类型科技产品竞争,进而使其丧失了生存和传承的环境和条件。(二)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扶持力度不够。因我旗

7、财政困难,在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申报工作上缺少必要的扶持政策,既没有专项扶持资金,也没有设立专门保护机构。目前我旗非遗保护中心为文化馆内设机构,没有独立编制和机构,缺乏必要的采录设备和专业人员,保护手段落后,不利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三)专业人员匮乏制约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我旗至今未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该项工作一直由文化馆负责。在现有工作人员中,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摄录、照相、记谱、文字撰写、音像资料制作人员更为匮乏,使许多资料征集后不能有效开发、保护和利用。  (四)培养人才,壮大保护传承力量。针对

8、目前非遗保护项目传承后继乏人的状况,加快制定传承人培养制度、传承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