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隧道通风设计

高原隧道通风设计

ID:48275846

大小:172.54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1-18

高原隧道通风设计_第1页
高原隧道通风设计_第2页
高原隧道通风设计_第3页
高原隧道通风设计_第4页
高原隧道通风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原隧道通风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鹧鸪山高原隧道施工通风技术    1鹧鸪山隧道工程概况鹧鸪山隧道位于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境内,为国道317线翻越鹧鸪山改线工程,隧道起止里程为K0+220~K4+643,全长4423m。该隧道地处川西高原东北部的邛崃山脉,属高山、高原过度带的侵蚀深切高山地貌,洞口海拔3250m。该隧道为单孔双向行车隧道,断面积为75m2左右,为了运营通风防灾等需要,另建有一条平行服务通道,面积为36m2左右。  2施工通风的基本条件  2.1气象条件  (1)大气压力为68000Pa,仅为正常大气压力(101350Pa)的67;  (2)含氧量为13.7,正常情况下为215%;  

2、(3)隧道洞口地区历年平均气温3.3℃~3.8℃,最低气温-2.0℃~-3.1℃,历年最低气温-30℃~-31.1℃;  (4)历年平均绝对湿度4.8~4.9g/m3,最大绝对湿度13.9g/m3,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0%;  (5)冻结最大深度1.Olm,最大积雪厚度47cm;  (6)历年最多风向Ssw—Sw、SESSE,历年平均风速1.7m/s,最大风速24m/s;  2.2机械状况  (1)隧道施工采用内燃机械作业,无轨运输出渣;  (2)2台37kW×2的轴流风机、1台37kW×2的三速风机、3台22kw的射流风机。  3设备改造  3.1通风设备改造 

3、 由于鹧鸪山地区气压低,平原地区通风机到高原后出力骤减,在平原地区工地通风距离长达2000m的通风机,到鹧鸪山后连200m的风管都无力鼓圆,因此通风机改型成为高原隧道的特殊问题。目前高原专用的通风机很少,为了降低工程成本,充分的利用现有的通风设备,因此我们分两个阶段对通风机实施了改型工作。  随着隧道的延伸,在隧道掘进到600m左右的时候风机的出力明显不够。这时我们就考虑应该根据海拔3000~4000m的实际情况,重新进行叶片设计。我们决定首先对其中的一台三速风机进行新的调整,于是我们与北方交通大学隧道试验中心以及洛阳市高林隧道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把风机叶

4、片更换为三元气动理论设计的镁铝合金叶片,并按在低气压区的调整方法进行调整,其规律见图1。  在更换了风机叶片后,并按照低气压区的调整方法对叶片进行了调整,风机在新的工况下,功率基本上到达了额定功率。由此,我们又对另外两台单速风机和射流风机进行了调整。  在调整风机还发现原风机钢叶片的不均匀问题(见表1)。显然未作动平衡调试,找到造成风机脱流、喘振、烧电机的原因。鹧鸪山隧道西口也随之更换了新型叶片。并重新购置了一台洛阳市高林隧道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依据三元流理论生产的高原一平原两用隧道专用风机,使通风设备满足了隧道施工通风的设计要求。  3.2出渣运输设备的改造 

5、 3.2.1运输方式的选择  运输方式的不同对施工通风难易程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运输方式的选择对施工成本有很大的影响。根据华蓥山隧道的统计,综合影响在1000万元左右。  如采用有轨运输,洞内不用内燃机械,洞内污染量减少,施工通风的难度减小,但同时会增加以下问题:  (1)设备增加,员工增加,工程成本加大。  (2)洞外场地布置困难,管理难度也加大。  若采用无轨运输,将大大降低工程成本,同时也就不存在场地限制的问题,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采用无轨运输,内燃机械增加,洞内污染量增加,施工通风难度大。  对于鹧鸪山隧道而言,通过综合比较,我们认为只要通风有保障

6、,采用无轨运输是完全可行的。但气压低造成的油料燃烧不完全,出渣运输设备的污染量加大,通风设备的功率急剧加大,为此需要对出渣运输设备进行改造。  3.2.2出渣运输设备改造  通过对实际装渣运输设备的分析,以及增加通风设备功率所带来的运营成本的增加,本着降低综合成本的原则出发,我们在改造的过程中对不同的设备区别对待。  4补氧措施  4.1选取补氧措施的原则  大气压力的降低,使得空气稀薄,单位体积空气中氧气的绝对含量减少,因而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缺氧状况对人体的不同影响,比较不同的方案,采取最安全、最经济的补氧措施。  4.2加强通风  鹧鸪山隧道的施工通风

7、中我们还是从实际出发,本着安全、经济的原则,通过加强通风并结合局部的特殊工种携带便携式补氧仪的方法来代替集中的补氧措施。  加大洞内风量,提高隧道内换气次数,使洞内环境大部分时间接近洞外环境,可以满足人体需求;而对出渣的特殊情况下,考虑到时间短、人员少、烟雾量相对较大的实际特点,采用携带便携式补氧仪的方法。另外,加强和医护室的配合,对于新增人员,严格进行健康检查;对于相对固定的劳动人员,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从而达到整个补氧措施的安全、经济的目的。  4.3高原隧道工程实例(表3、表4)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通风状况良好,即使在出渣时,洞内人员也没有使用便携式

8、补氧仪,通过加强通风完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