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272336
大小:52.9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2-03
《区域活动指导“管”与“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区域活动指导“管”与“引” 场景一:“老师我还要玩” 在我的心里设想着孩子们的活动要如何井然有序于是在区域活动前提出了玩耍时不乱扔玩具的要求 结构区里孩子有的拿着玩具敲敲打打有的拼了又拆玩具撒得满地都是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大声说:“你们在玩什么?别把玩具敲坏了快把玩具收好”孩子们眼里露出惊讶的神情但大多数孩子还是停止敲打把玩具收放好了这时一直不愿收玩具的皓皓说:“老师我还要玩”一语惊醒梦中人没想到这一管使孩子们的活动终止了我反思着自己的言行:难道是我的语气太严厉?难道是我让孩子们收放玩具的方法不当?我告诫自己以后要努力改进
2、指导策略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场景二:孩于跑 今天我还是来到结构区上一次的情况再现在我的眼前:皓皓把玩具全倒了出来搭起了飞机;宏宏面前撒了一大堆玩具手里还拿着两块积木不停地敲打着嘴里念念有词……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没有直接去管而是蹲下身来帮他们收拾玩具我一边收拾一边说:“你们玩得真开心要是能帮这些玩具找到家就更好了”两个孩子听到我充满感情的建议停下来直愣愣地看着我我趁机说:“你们能把玩具带回家?”皓皓和宏宏立即和我一起收拾撒了一地的玩具我正庆幸自己引导成功之时却发现他俩的活动兴致已荡然无存他们丢下收好的玩具跑开了 活动的又一次
3、夭折使我陷入困惑:看来并不是我的语气有问题.那是为什么呢?孩子们本来玩得挺好我的介入反而使他们终止了活动难道我不该关注有序、整洁的规则要求?那么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究竟应关注什么? 在找到自己的问题后为了了解自己在认识与行为上是否一致我请一位教师对我组织的区角活动进行连续15次的观察结果发现我太关注孩子活动的有序性而较少关注活动本身没有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比如敲打玩具这一动作是孩子感知、体验事物的性质、事物的关系、事物的变化与自己动作之间关系的过程教师如果限制他们的动作就是限制他们的思维限制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中断了思考没有了自主性孩子们
4、也就对游戏失去了兴趣 场景三:“贝贝楼盘” 在“贝贝楼盘”结构区中宏宏、桐桐和皓皓在自主地活动用塑料雪花片插花园用积木搭小区……皓皓兴奋地抛撒着雪花片嘴里喊着:“下雨了下雨了下花瓣雨口罗’’然后跪在地上将雪花片一片一片地捡起来旁边宏宏和桐桐正专注地搭建着小区他们用长方形积木围成一个方形“地基”宏宏把一块长方形积木竖着放在离他较远的“地基”上接着又试图把一块圆柱体积木叠在长方形积木上也许是两块积木的接触面积太小他放了两次都失败了于是宏宏对桐桐说:“快帮我扶着”桐桐也够不着这时候我想了想对他俩说:“你们可不可以一人搭一边呀?”宏宏采纳
5、了我的意见…… “贝贝楼盘”的职员下班了我对他们说:“为了明天能继续工作我们一起来收拾吧”他们高兴地收着玩具 从“管”到“引”体现了“实践——反患——再实践”的过程也体现了我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从管规则转移到关注活动本身以及孩子的需求和发展水平上通过观察、倾听努力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问题和需要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基础上提供适时的支持有效促进了孩子的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