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肾损害的防治措施.ppt

药物性肾损害的防治措施.ppt

ID:48242100

大小:828.01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1-18

药物性肾损害的防治措施.ppt_第1页
药物性肾损害的防治措施.ppt_第2页
药物性肾损害的防治措施.ppt_第3页
药物性肾损害的防治措施.ppt_第4页
药物性肾损害的防治措施.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物性肾损害的防治措施.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药物性肾损害及其防治策略【主要内容】药物性肾损害的概述药物性肾损害的分类药物性肾损害的机制药物性肾损害的诊断药物性肾损害的主要表现类型药物性肾损害的防治策略免疫抑制剂与肾损害【药物性肾损害的概述】药物性肾损害多由西药引起,但是中药也能发生;肾损害部位主要为肾小管或(和)肾间质,但也有少数仅损害肾小球或(和)肾血管;多数药物肾损害造成急性肾脏病变,诱发AKI/ARF,但是少数也可导致CKD,并最终进入慢性肾衰竭。药物肾损害发生率并不低,在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害(AKI)病例中约占8-60%;在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肾衰竭(ARF)病例中约占19-25%;在慢性肾脏病(CKD)基础上发生ARF的病例中

2、约占35%。1.Dtug-inducedacutekidneyinjury.CurrOpinCtitCare.20052.Anoverviewofdrug-inducedacutekidneyinjury.CritCareMed,20083.Acuterenalfiilureinchronickidneydiseaseclinicalandpathologicalanalysisof104cases.ClipNep6roL2005【药物性肾损害的分类】从前,抗生素、造影剂及非甾体类抗炎药(NSIDA)是导致医院获得性ARF的前3位药物。但是近来情况已有改变,据西方国家资料,抗生素所致ARF

3、已明显减少,而NSID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及抗病毒药物所致ARF却在增加。Acutekidneyinjury:changinglexicography,definitions,andepidemiology.KidneyInt.2007【药物性肾损害的机制】1.直接肾毒性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时产生的直接毒性作用是药物导致肾损害的最主要机制。此类损害最易发生于代谢活跃且药物易蓄积的肾小管处,损害细胞膜,改变膜的通透性和离子传输功能,或破坏胞浆线粒体、抑制酶活性,损害溶酶体和蛋白的合成,损害程度与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有关。如氨基糖苷类、顺铂、造影剂

4、、重金属(铜、汞等)及含马兜铃酸中药(关木通、广防已)。2.血流动力学影响药物可以通过引起全身血容量降低或作用于肾血管而导致肾脏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造成肾脏损害。青霉素、利尿剂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脱水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抑制有舒张肾血管功能的前列腺素生成;ACEI、ARB阻断血管紧张素Ⅱ效应,使出球小动脉扩张,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3.肾内和肾外梗阻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和病理作用产物可能导致肾内和肾外梗阻性病变,造成肾损害。磺胺类药物、甲氨蝶吟(MTX)会在肾小管内析出结晶;血浆代用品(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以原形自肾脏排泄,在少尿状况下使用可能淤积

5、并阻塞肾小管。使用二甲麦角新碱可能引起腹膜后纤维化,导致输尿管阻塞,造成肾外梗阻。4.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在一定的药物或毒物的刺激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引起细胞表型转化称为“转分化”。实验证实,马兜铃酸可致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5.免疫反应作为半抗原,药物进入机体后可能引发超敏反应;也可能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及血管,引起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膜性肾病,导致肾损害。此类损害与药物的剂量无关。6.代谢紊乱利尿剂等药物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致血尿酸和血钙水平增加;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糖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等;上述代谢紊乱因素均可能导

6、致肾损害。【药物性肾损害的诊断】有长期服用有肾毒性的药物史;可急性起病,用药后出现一过性血尿,无症状的肾功能异常易被忽视而致ARF,也可表现肝、肾和心血管等多系统损害表现;可有蛋白尿、尿中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严重时可出现少尿或无尿、尿比重及尿渗透压降低、肾功能异常;内生肌酐清除率、氨基葡萄糖苷酶和肾脏损伤分子-1等异常有助于早期确诊。【药物性肾损害的主要表现类型】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最常见的原因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药物可通过直接肾毒性引起ATN,病理上以近曲小管损害(坏死及凋亡)和间质水肿为主。药物还可通过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造成肾前性ARF

7、、阻塞肾小管,造成梗阻性ARF,临床表现为少尿型或无尿型,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迅速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比重和尿渗透压降低,可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急性间质性肾炎(AIN)药物可通过免疫反应引起AIN,病理表现为肾间质广泛淋巴一单核细胞浸润,亦可有嗜酸和嗜碱粒细胞浸润。临床表现:全身过敏反应,主要是药物热、药疹、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结肿大等;肾脏表现:出现程度不一的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嗜酸细胞尿,若近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