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216022
大小:66.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23
《教学设计 以小见大.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
2、以小见大湛清清,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三合中学语文教师,群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探索者、推广者。本堂公开课在全国第四届“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现场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惯性思维如何桎梏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当在实际教学中反复遇到类似问题时,湛清清老师借助群文阅读教学,通过“以小见大”的思维启发,帮助学生跳出“过去认知”,拓展更多认识世界、辨析现象的方法。教学文本《散步》《母亲的目光》《贝壳》教学目标1.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2.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提取和辨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3.初步掌握并在写作中运
3、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提取和辨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2.初步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难点:学会在写作中运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教学过程一、议题导入以雷锋的图片和事迹导入。(PPT出示议题)二、回忆文本探含义1.回忆文本一《散步》,你能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揭示了什么主题吗?2.什么是“小”?什么是“大”?如何理解“以小见大”?初步理解“以小见大”的概念:写小的事情,表现大的品德。“小”是写作的焦点,可以是具体的事例。“大”是文章的主题。【总结】“小
4、”指的是一家三代人一起散步这件生活小事。“大”指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过渡】那么“小”是否只能是生活小事、“大”只能指大的品德呢?我们一起通过以下两篇文章来验证一下。三、再读文本明含义1.默读文本二、三,思考:文本通过对什么进行描述,传达了什么主题?小组合作探讨,完成表格:2.由此可见,“小”指什么?“大”指什么?如何理解“以小见大”?【总结】“小”是写作的焦点,可以是生活小事、平凡人物、细小情节、普通事物等;“大”是文章的主题,可以是大品德、大情感、大道理等。“以小见大”是指以小的题材或小的材料,
5、反映重大的或深刻的主题,从而使文章的思想得到升华和深化。【过渡】了解了“以小见大”这一表现手法之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如何运用于写作中的?四、精读文本明写法精读三篇文本,小组合作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对比三篇文本的“小”,关注文中详写的内容,探讨“小”的写作方法。2.对比三篇文本的“大”,分析文本分别使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来写主题?3.聚焦三篇文本各自的“大”与“小”,探讨文本是通过什么方法将大与小联系起来的。【总结】“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着眼小:写生活中熟悉的小事物、小人物、小细节、小事件等。主题大:情、德
6、、理等。方法当:找相似点、联想想象、由物到人、善思深悟技巧好:写“小”时抓住一个点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写“大”时可根据需要采用记叙、抒情或议论等表达方式。五、思维体操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完成下列各题:看见路旁的行道树,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看见妈妈鬓角的银丝,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事),启示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景),告诉我_
7、____________________。六、习作评析七、推荐阅读《梧桐树》..............丰子恺《带白蘑菇回家》........毕淑敏《一个车夫》..............巴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