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锅炉管内传热.ppt

5 锅炉管内传热.ppt

ID:48182387

大小:303.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1-18

5 锅炉管内传热.ppt_第1页
5 锅炉管内传热.ppt_第2页
5 锅炉管内传热.ppt_第3页
5 锅炉管内传热.ppt_第4页
5 锅炉管内传热.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5 锅炉管内传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锅炉管内传热教师:刘银河日期:2008-5锅炉管内传热●管内放热系数α2:表征热量传递能力。单相流体:α2=102~103W/(m2·℃),沸腾换热:α2高达104W/(m2·℃)。●传热恶化:在未发生各种水动力不稳定性和热偏差很大的情况下,沸腾管管壁超温烧损。即α2急剧降低,壁温飞升。●研究管内沸腾放热系数的目的:强化传热,保证管壁不致过热烧坏,提出减轻传热恶化的方法。一、管内传热管内沸腾换热区间A:x<0,过热度低不能产生汽泡B:x<0,过热度可产生汽泡C:x>0,液膜较厚D:液膜减薄,不能产生汽泡,核态沸腾受到抑制E

2、:液膜消失,壁面干涸F:欠液区,蒸汽携带液滴,某截面x=1,x>1区域,液滴处于热力学不平衡状态G:x>1,单相蒸汽强制对流换热2.管内沸腾换热机理A:液体单相对流。α2=f(tgz,w)略有增加。B:过冷沸腾,对流为主向沸腾(潜热传递)转移。α2=f(tgz,w,q)明显增加。C:饱和核态沸腾。x<0.3,α2=f(q);后期宏观对流影响增加,α2↑。存在猛烈的微观对流。D:双相强制对流为主,沸腾转为表面蒸发。沸腾→对流。α2↑↑。E:液膜被蒸干或撕破。α2↓↓↓F:欠液换热区。热力学不平衡区,热量传递途径:1.由壁面→

3、蒸汽→液滴,2.壁面→撞击到壁面上的液滴,3.以壁面辐射方式传递。ρw大,α2↑。ρw小,α2沿虚线变化。G:单相对流。α2=f(tgz)增加。E3.壁温A:tb随工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加。B、C和D:α2很大且不断增加,tb略有下降。E:水膜消失,α2急剧下降,tb飞升(温度变化区域很小,飞升值很高)。F:ρw大,α2↑,tb↓;ρw小,α2↓,tb↑,虚线。G:tb随工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加。4.热负荷对沸腾换热的影响●q↑,A和D区缩小,B、C和F区扩大位置提前,干涸点出现在x更低的位置。如曲线2。●曲线2,气化核心增多,汽

4、泡产生和脱离频率增加,导致沸腾区α2↑↑。D区α2增加不多。●q>qcr,q↑,恶化机理变化,核态沸腾→膜态沸腾。如曲线34所示。●q更大,过冷沸腾→膜态沸腾。如曲线5所示。二、沸腾传热恶化两类沸腾传热恶化第一类传热恶化:q较高,x较小的核态沸腾区,q>qcr,由于管子内壁的汽化核心密集,汽泡的脱离速度小于汽泡的生长速度,在管壁上形成连续的汽膜,出现膜态沸腾。此时,管壁得不到液体的冷却,放热系数α2显著下降,tb飞升值很高。通常称为偏离核沸腾(DNB)、烧毁(burnout)、快速危机。特征参数:临界热负荷qcr(CHF)

5、特征参数:发生传热恶化时的含汽率xeh第二类传热恶化:q较低,x较高的液滴环状流后期,由于液膜因蒸发或中心汽流的卷吸撕破使液膜部分或全部消失,该处的壁面直接与蒸汽接触而得不到液体的冷却,α2明显下降,壁温升高。通常称为蒸干(dry-out)、慢速危机。影响第二类传热恶化xeh的因素①q↑,xeh点位置前移;②p↑,ρ′和σ减小,液膜的稳定性降低,xeh点位置前移;③存在(ρw)jx使xeh最小。ρw<(ρw)jx,主汽流与液膜相对速度随ρw增加而增大,液膜易被撕破,传热恶化提前;ρw较高,主汽流与液膜相互作用已趋稳定,沉降

6、水滴增多,传热恶化推迟。2.两类传热恶化的异同●共同点:管壁得不到液体的冷却,α2↓,Δtb↑。●不同点:流型,恶化位置,恶化机理,后果。第一类传热恶化:泡状流,核态沸腾区和膜态沸腾,q大,x小,α2↓↓,Δtb↑↑(1000~2000℃)。第二类传热恶化:液滴环状流,两相强制对流区,蒸干,q小,x大,α2↓,Δtb↑(250~300℃)。3.水平管传热恶化●管子顶部先发生恶化。tb.s>tb.x。过大Δtsx,疲劳损坏。●ρw↑,恶化推迟,壁温飞升值及Δtsx下降。●p↑,恶化提前,上下壁的xeh的差值增大。●q↑,恶化

7、提前,tb.s飞升值及Δtsx增大。三、两类传热恶化区域的确定实验确定qcr=f(xeh),两种情况。曲线1难以判断两类恶化。曲线2●ab:第一类传热恶化。q↓,xeh↑。●bcd:第二类传热恶化。垂直段bc,xeh与q无关;cd段,q↓,xeh↑。第二类传热恶化●液滴环状流,液膜汽液表面呈波浪状。中心汽流:①可卷吸波峰的部分液膜;②也可通过紊流扩散将中心汽流中的液滴沉积到液膜。●当快蒸干时,液膜表面波浪消失,变得非常平滑,称为微观液膜。此时:①中心汽流不再卷吸液膜上的液滴,而汽流中的液滴则可能沉积“润湿”液膜。②出现“阻

8、力危机”,此时有xΔp。而xeh>xΔp,但两者值非常接近。●试验表明,xΔp=f(p,ρw),与q无关。●设将液滴推向液膜的力为F1,阻止液滴沉积到液膜上的阻力为F2,当F1>F2时,液滴就能沉降,反之则不能。ρw越大,F1也越大;而q越高,F2越大。●q较高,ρw较低,液滴不能沉积,xΔp以后的微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