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化学乙醇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高一化学乙醇学案新人教版.doc

ID:48145019

大小:67.8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一化学乙醇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一化学乙醇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化学乙醇学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一化学乙醇学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加深对乙醇、苯酚、乙醛性质的认识;2.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学重点:乙醇、苯酚、乙醛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酚羟基和醇羟基的区别及探讨性实验的设计。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可行性,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教学过程[引言]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乙醇、苯酚和乙醛的性质,今天我们自己动手实验,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它们的性质。[板书]一、乙醇的性质[师]乙醇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生]①和Na反应;②发生催化氧化;③发生消去反应。[师

2、]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乙醇的化学性质。[板书]1.乙醇与Na的反应[师]请大家根据乙醇的性质以及钠和水反应的实验,讨论以下问题:[投影]1.乙醇和Na反应与H2O和Na反应相比谁快?乙醇与Na反应的实质是什么?2.如何用实验证明乙醇与Na反应生成H2?3.如何证明乙醇与Na反应后的溶液的酸碱性?它的酸性(或碱性)是如何引起的?[学生讨论后回答]1.水和Na反应快。乙醇与Na反应的实质是Na取代了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H原子。2.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放出的气体,移开试管,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可以听到爆鸣声。3.滴入酚酞变红色,说明乙醇和钠反应后溶液显碱性。其显碱

3、性的原因是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师]请大家动手做Na与乙醇反应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及生成溶液的碱性。[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师]巡视时解答学生发现的问题:大试管中始终有大量的不溶物,起始反应剧烈,后来缓慢。[指导]加入Na块过多,起初剧烈反应时生成的CH3COONa包在钠块表面,对乙醇和Na的反应有阻止作用。[过渡]Na与H2O,Na与CH3CH2OH反应时现象、装置选择、原理过程有相似性也有不同点。大家在完成实验报告中要重点加以比较。接下来我们学习乙醇的氧化反应。[板书]2.乙醇的氧化反应[师]有机物的去氢、得氧都是发生氧

4、化反应。乙醇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加热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投影]原理:[解释]在CuO的催化作用下,CH3CH2OH中-OH的氢原子,该碳上所连的H原子都易脱去,之后氧原子的一个电子与碳原子的一个电子重新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形成一个新的C-O键。脱下的两个氢原子与CuO中的氧原子形成水分子。 [质疑]大家能否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乙醇脱氢氧化后形成乙醛呢?如何在加热的条件下提供CuO从而理解铜做催化剂的实质呢?[生]铜在加热条件下形成氧化铜。若浸没在乙醇中失去氧原子后变为红色的铜。铜在反应前后质量、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即做为催化剂。[师]那么针对我们的

5、实验条件,大家如何进行合理的操作,且简便易行,效果明显呢?[学生各抒己见,讨论纷纷][生甲]把铜丝缠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后,伸进试管中。若效果不好,把铜丝缠成内径不同的同心螺旋管进行实验。[生乙]把缠好的多层同心环螺旋管放在瓷管中加热,往上面滴酒精,反应后蒸气逸出后闻生成物的气味。[师]肯定后,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补充说明:第一种方案要注意,乙醇量要少,否则生成的乙醛溶于乙醇后,不能逸出,不易闻到刺激性气味。若反复操作后效果会明显。第二种方案,在实验时要控制乙醇的用量和滴入的速度,以及螺旋管的红热程度,一定要保证实验安全,谨防乙醇着火燃烧。[生]

6、通过点拨提示后,积极思考,探索可行性方案和操作技巧。多次实验后,安全可靠再向全班推广。[学生操作,教师指导]1.学生把乙醇约2mL加入试管中,把铜丝缠绕成螺旋管后在酒精灯上加热氧化。伸入试管反应后闻气味。重复多次,效果明显。2.有些学生没注意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致使底部铜丝一直保持红色。解释为:靠近焰心加热,氧化变黑的部分在灯芯高浓度酒精蒸气的作用下,又被还原为铜。这实际也是将乙醇氧化为乙醛的一个实例。3.利用瓷管实验的,注意从上部加盖单孔塞,单孔塞上装有滴管,滴入乙醇后,(滴时注意尽可能地将乙醇浇在铜丝圈上)移去滴管,集中闻气味。[过渡]我们知道,

7、羟基不仅是醇类的官能团,也是酚类的官能团,而且醇和酚在性质上有很大差别,下面我们来实验验证苯酚的性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