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常数讲义.doc

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常数讲义.doc

ID:48118051

大小:4.86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1-21

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常数讲义.doc_第1页
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常数讲义.doc_第2页
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常数讲义.doc_第3页
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常数讲义.doc_第4页
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常数讲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常数讲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节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常数【高考目标定位】考纲导引考点梳理1.理解外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2.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1.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及原理。2.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考纲知识梳理】【要点名师精解】一、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1.反应方向(1)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如氢氧化亚铁的水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的反应是自发的,其△H(298K)==-444.3kJ·mol—1(2)部分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如NH4HCO3(s)+CH3COOH(aq)==CH3COONH

2、4(aq)+CO2(g)+H2O(l),其△H(298K)==+37.30kJ·mol—1。(3)有一些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较高温度下则能自发进行。如碳酸钙的分解。因此,反应焓变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依据。2.反应熵变(1)熵:描述大量粒子混乱度的物理量,符号为S,单位J·mol—1·K—1,熵值越大,体系的混乱度越大。(2)化学反应的熵变(△S):反应产物的总熵与反应物总熵之差。(3)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的关系①多数熵增加的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均可自发进行。产生气体的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熵变都是正值,为熵增加反应。②有些熵增加的反应在常温下不能

3、自发进行,但在较高温度下则可自发进行。如碳酸钙的分解。③个别熵减少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自发进行。如铝热反应的△S==—133.8J·mol—1·K—1,在点燃的条件下即可自发进行。4.焓变和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四象限法”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在二维平面内建立坐标系,第Ⅰ象限的符号为“+、+”,第Ⅱ象限的符号为“+、—”,第Ⅲ象限的符号为“—、—”,第Ⅳ象限的符号为“—、+”。借肋于数学坐标系四个象限的符号,联系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可以从热力学的角度快速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的判据为:△H—T△S<0 反应能自

4、发进行△H—T△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反应放热和熵增加都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该判据指出的是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yx—、+—、—+、++、—ⅠⅡⅢⅣ△S<0△H>0所有温度下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S>0△H<0所有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S>0△H>0高温下反应自发进行 △S<0△H<0低温下反应自发进行【例1】常温下氢氧化亚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有可能发生反应,即:4Fe(OH)2(s)+2H2O(l)+O2(g)==4Fe(OH)3(s),已知该反应在298K时的△H==—444.3kJ·mol—1,△S== —280.1J·mol—1·

5、K—1试问该反应在常温下是否自发进行?【解析】根据△H—T△S=—444.3kJ·mol—1—298K×10-3×(—280.1kJ·mol—1·K—1)==—360.83kJ·mol—1<0,故298K时反应可自发进行。由于焓变和熵变的作用相反,且二者相差悬殊,焓变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故反应可自发进行。假定温度达到2000K,则△H—T△S=—444.3kJ·mol—1—2000K×10-3×(—280.1kJ·mol—1·K—1)=115.9kJ·mol—1>0,反应不能自发行。即高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二、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化学平衡移动:一定条件下

6、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反应条件改变,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也随之发生改变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种由一个平衡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移动。2.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①改变温度: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②改变浓度:若Qc<Kc,化学平衡正向(向右)移动。若Qc>Kc,化学平衡逆向(向左)移动。③改变压强:若Qp<Kp,化学平衡正向(向右)移动。若Qp>Kp,化学平衡逆向(向左)移动。3.勒夏特列原理:在封闭体系中,如果只改变平衡体系中的一个条件时,平衡将向减弱这个条件改变的方向移动。【例2】(2010四川理

7、综卷,13)反应aM(g)+bN(g)cP(g)+dQ(g)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y(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Z表示反应开始时N的物质的量与M的物质的量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B.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C.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D.同温同压时,增加Z,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A项加入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会使平衡移动。B项由图像(1)知随着温度的升高M的体积分数降低,说明正反应吸热,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