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研究.pdf

兰州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研究.pdf

ID:48104138

大小:1005.56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6

兰州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研究.pdf_第1页
兰州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研究.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兰州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堡塑窭塑兰州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研究StudyonurbanpublicspaceforminLanzhou孙来忠(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50)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概念与分类的分析,解析兰州市最具带型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城市地域文化形态与城市公共空间形式的关系。同时,借助于城市公共空间地域形态的分类,对兰州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类型进行界定。Abstract:Throughanalysisofurbanspaceformconceptandclassification,toparsetheLanzhoucitythemostfeatureofurbanpublicspac

2、eform,cityregionalcultureandurbanpublicspaceform.Atthesametime,withintheclassificationofurbanpublicregionalspatialpatterns,definesthetypeofLanzhouurbanpubficspaceform.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空间形态;地域文化Keywords:urbanpublicspace;spatialform;regionalculture中图分类号:TU984.1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965(2016)04—0145一()21城市形态

3、城市形态是表现一个城市的多重构成要素和空间结构以及活体的动态表现及表象的综合形式形态,包括空间实体环境以及意识文化形式。一般可分为形而下的形态和形而上的形态两部分。形而下主要指物质及城市实体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城市空间内城市节点构成形式,城市用地的地形地貌,城市内各种功能区划,以及城市建筑空间组织和界面等。形而下主要指城市环境中社会意识的综合表象,指城市的思想、社会、文化等各无形要素的空间表现形式:特殊情况下一般指城市物质环境构成的物化形态,事实上它们也是城市形而下形态的表象形式。2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2.1尺度——城市形态结构的蔓延扩张伴随着尺度的巨变“城市的本源是人们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

4、的总和”,除去基本的城市功能定位:“居住、工作、交通和游憩”之外。对于城市的公共空间必须以适宜的尺度作为空间的基本尺度,才能为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交流创造有利条件。其中“人体尺度”本质就是适宜人的视觉与感觉的尺度关系,而这种尺度通常是通过人的各种活动来体验的”l。2.2肌理——新的城市肌理与历史传统街区形成强烈的对比冲突城市的肌理是一种通过相应图底关系反应城市交通网络和建筑群体等综合要素在平面上的视觉图示。城市空间结构和肌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历史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经济增长方式及交通方式;它们反映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及社会状态”I。传统城市和现代城市在建筑实体和空间的关系上表现出两种

5、不同模式。一个是传统城市模式;城市空间是从建筑实体中切割出来。现代城市模式概括为“虚空当中立实体”。前者是积极的、围合的城市空间;后者是消极的、无围合边界、向四面开敞口1。2.3可识别性——城市特质在逐渐消失作为城市特质的一种重要元素即城市的可识别性,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建造的高楼大厦与方盒子状的居住区形态逐渐在不同地域呈现出了千篇一律的现象。在此城市的可识别性是一种有别于城市标志物形态的一种固有表达,理应特别强调城市历史、城市社会意识形态和城市远景特质。这种城市可识别性必须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城市空间形态载体所共同具有的内涵来表达,具有生态性和可持续的特质,通过时间的沉淀可以寄托人们思想感

6、情的城市意象。3城市空问形态的分类3.1围合型城市空间■■—!丽图1培黎广场半围合文化墙图2张掖路步行街建筑围合3.2分隔型城市空间145◆图3灯柱和石墩对空间的分隔3.3渗透(分隔)型城市空间146图4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的渗透(分隔)3.4断续开敞型城市空间图5建筑的骑沿楼图6步行街中断续设置的商店3.5占据型城市空间图7十字路口交通环岛图8广场中间的雕塑群3.6变幻型城市空间图9地上广场与地下商场的空间变幻4结语本文通过对城市形态特征的论述,分析了城市的多重构成要素和空间结构以及活体的动态表现及表象的综合形式形态,包括空间实体环境以及意识文化形式。同时,借助于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尺度、肌理

7、和可识别性特征进行了对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界定,并通过对兰州市区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所呈现的社会文化形态的调研感受进行了分类,对进行相关城市设计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意义。参考文献⋯1韦宝伴,城市道路的人性化空间,【D1,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08—30[2】于英,城市空间形态维度的复杂循环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03-01【3】李蕾,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现代本土建筑理论与设计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