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之路.ppt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之路.ppt

ID:48079034

大小:1.69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1-14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之路.ppt_第1页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之路.ppt_第2页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之路.ppt_第3页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之路.ppt_第4页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之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之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之路统计学院2011201983张陶陶绘画艺术带着原始与亘古的幼稚和质朴走来,到步入现代,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随着对绘画艺术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无论是东方的艺术还是西方的绘画,在早期阶段绘画的形式、表现方法、风格等方面都是惊人的接近。最初的绘画都是产生于壁画,所描绘的几乎都是野生动物、狩猎等,在形式上都是古拙、质朴的原始状态,这就是原始绘画。但随着人类造型艺术的不断发展,绘画逐渐形成了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两大体系,两者各有自己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传统,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中西绘画艺术的主要差异写实

2、和写意焦点透视法和散点透视法色彩和水墨西方绘画注重写实,中国绘画注重写意西方绘画重视再现、模仿、写实,在人文思想和科学发展等的共同影响下,一步步走向科学性的再现自然这条艺术表现的道路,越来越强调科学性,严谨性,要求逼真如照相技术。中国绘画注重表现、抒情、写意,不以描绘客观对象的形似为目的,不注重写实的逼真性,而是强调一种主观的意象特征和精神感悟,描绘的目的不是像西方写实绘画那样创造一个视觉幻像的世界,而是把绘画当成一种表现创造者情感的活动,是画家心中的感受之境。中西绘画艺术的主要差异写实和写意焦点透视法和散点透视法色彩和水墨西方绘画为了追求画面的真实性,在观察方法上相

3、应的发展了焦点透视法,把所看到的物象按照比例大小、空间关系搬到画面中。而中国画不追求描绘物象的真实效果,重视的是描绘心中的物象,描绘的不只是一个视点所看到的物象,而是将目中所见、心中所想的物象整合在一起的场景,因此相应的发展了散点透视法。西方绘画采用焦点透视法,中国采用散点透视法中西绘画艺术的主要差异写实和写意焦点透视法和散点透视法色彩和水墨中国绘画重视墨色的运用,西方重视色彩的运用中国绘画十分重视笔墨,重视用笔的力度和墨色的变化,在笔情墨趣中探求画面的意蕴,自然经过了整合,色彩、质感、外部的光线变化都在画家写意的表达方法中简化成了最基本的墨色变化,而不是色彩斑斓的西

4、画色彩。相反,在西方绘画中,色彩的表现显得尤为重要。画家们极力表现丰富的色彩变化,他们把光照下物象的色彩变化夸张的表现出来,我们看到的画面完全是光的流动,色的笼罩,甚至物象的轮廓也可以消失在色彩的跳跃中。可以说,色彩是西方绘画很重要的课题。中西绘画艺术的主要差异写实和写意焦点透视法和散点透视法色彩和水墨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之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工具的进步,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方在各个领域开始交往,中西绘画艺术也开始相互碰撞、交流和融合。而这条融合之路主要分为三部分:1、中西绘画初次相遇2、中西绘画融合——在欧洲3、中西绘画融合——在中国中西绘画初次

5、相遇中国人最早了解到西方艺术就与耶稣会传教士有关,明代万历七年(1579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就给中国人带来了“一些笔致精细的彩绘圣像画”。西方绘画正式进入中国则要感谢利玛窦了,这位耶稣会传教士1852年到达澳门,在南方活动了二十多年后来到北京,为明神宗贡上了“天主像一幅,天主母像二幅”。随后,在1583年,另一位耶稣会传教士尼可洛绘制了西方画家在中国绘制的第一幅油画《救世主》。到了清代的康熙至乾隆年间,西方绘画在中国的影响日渐扩大,许多外国画家进入皇宫成为宫廷画师,他们用西方绘画的写实技法和中国画的写意倾向揉合在一起,于是出现了一种软弱无力,谨细工整,矫揉造

6、作,以诚惶诚恐的态度一点点的描摹出来的绘画作品,当时代表人物有形成新体画风的四洋画家: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安德义,代表作品如郎世宁的《十骏犬》等。中西绘画初次相遇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之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工具的进步,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方在各个领域开始交往,中西绘画艺术也开始相互碰撞、交流和融合。而这条融合之路主要分为三部分:1、中西绘画初次相遇2、中西绘画融合——在欧洲3、中西绘画融合——在中国中西绘画融合——在欧洲在大洋彼岸的西方国家,文化的碰撞也在19世纪后半发生了,当时的欧洲画坛受到中国绘画的影响,中西两种绘画艺术间的交融被深刻的体现了

7、出来。比较典型的包括后印象派、纳比派、野兽派、德国的表现主义流派等。后印象派在艺术观念上强调艺术要抒发作者的自我感受,主观感情和情绪,强调要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主观化的客观”。这种观念与西画模仿自然的观念大不相同,却与中国的艺术观不谋而合。这一观念的代表画家有凡·高,他对中国画和日本版画特别感兴趣,可以说凡·高画风的形成是深受东方艺术影响的,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绘画的观念、精神。后印象派的另一代表画家高更,他的艺术也吸收了东方绘画的精神,具有东方绘画的特点。中西绘画融合——在欧洲纳比派强调艺术表现的主观化,纳比派的波纳尔,深受东方艺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