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366
大小:3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7-18
《中西融合——论吴冠中的绘画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融合——论吴冠中的绘画艺术吴冠中先生是二十世纪后半期至今美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是一位具有进程贡献和开拓精神的艺术家。他中西融合的新绘画样式,敏锐而深刻的艺术思想和学术观点能为后者醒目。吴冠中先生作为中西融合的领军人物,值得我们研究。第一章吴冠中艺术理念的形成第一节西方绘画在中国出现的历史大背景早期传入中国的油画艺术不能在中国广泛传播,最重要的原因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还处于比较牢固的时期。西方油画艺术还不足以广泛影响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绘画方式。然而,19世纪以后,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已
2、开始明显落后于西方,曾是先进的,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已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和生命力。主张维新变法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痛心中国的落后,不得不从最为先进的西方寻求发展之路。西方绘画就在这样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在中国传播开来。第二节吴冠中的艺术经历吴冠中先生70多年丰富而曲折的艺术人生中,一直为我国的艺术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中西融合的绘画艺术探索着新异的道路。1919年,吴冠中先生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闸口乡北渠村,他在美丽的江南农村度过了他快乐的童年。1936年,他受同学朱德群的影响,考上了国立艺专,从此与艺术结
3、下了不解之缘。1946年吴冠中先生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教育部公费留学,然后在巴黎接受西方的艺术教育。西方与东方截然不同的生活和艺术文化环境使他处于不断调整和融合的过程中。在早期留学欧洲的学生中,能走出学院派风格和学院派流行习作的学生,并不多见。但一代中西融合的大师——吴冠中做到了这一点,走出学院派风格的吴冠中,绘画才艺不但没被削弱,反而走出了一条中西融合的新绘画样式。学院教育只是把吴冠中领进了艺术的大门。他曾说:“当人们掌握了技巧,技巧就让位于思考。”他用尽一生的力气“东寻西找”,不断创新,寻找新的绘画样
4、式,力求中西融合的最高艺术造诣。虽然吴冠中先生早年留学巴黎,深受西方艺术的熏陶,但他曾说“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他深信要想创造出有灵魂的作品,一定要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去。于是他放弃了欧洲优越的创作条件,回到了祖国。1950年他回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感受到了与以往腐朽气息不同的新空气,为他的创作曾添了新的活力。70年来他一直坚持在中西融合的绘画艺术之路上,创作出一大批思想性、观赏性、构成行俱佳的艺术作品,为我国当代美术事业注入了迥然不同的新鲜血液。第三节吴冠中
5、艺术思想的形成吴冠中说:“地球在‘缩小’,文化在交融,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固执自己的‘纯种’传统,任何传统其实是一连串杂种的继承和发展。”吴冠中明确自己要鱼和熊掌兼得,不但要坚持油画民族化,也要汲取西方绘画的精华。中西融合的绘画艺术才是吴先生毕生的追求。中西融合是吴冠中先生最重要的艺术思想之一。他提倡画作要中西融合,到生活里去,到自己最有感情的地方去,不要跟风,要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要拘泥于固有的方式和方法,要有创新和思考。吴冠中的美学思想指引着他的创作之路,同样他的绘画创作也在促进他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完
6、善。吴冠中的艺术思想和绘画创作如同两只雄鹰,一起展翅飞翔,通达云霄。其美术思想的形成就是来源于长期的、大量的艺术创作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是善于思考和总结的成果、是通过反复的思考得出的具体美学观念。吴冠中致力于中西融合的绘画之路,长期以来,他不断的探索中西绘画不同语言的巧妙融合。坚忍不拔的实践着“油画民族化”和“油画现代化”的美学思想。第二章吴冠中绘画艺术的发展吴冠中从事美术事业70多年。尽管早年美术技艺已炉火纯青,但成名却迟至七八十年代。他为美术事业添上的是中西融合的新篇章。他出现于一群杰出的新生画家的画展
7、及刊物中,其作品远不止新颖突出;更充满信心,示人以权威性。熟悉二十世纪中国艺术与社会艰辛发展规律历史的人,都会发觉吴冠中的作品不难理解。他的绘画充满了最能集中反映本世纪中国艺术面貌的各种特点,即东西方艺术的汇合及杂交。面对世界的中国文化,传统悠久,营养丰富,一方面足以养活她的艺术家们,另一方面却又成为自身的沉重包袱。这其中有一个转换时期:苦苦挣扎;喘息沉思;重新奋起。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必须面对保持传统,学习西方并将中西文化融会贯通成一体的课题。在这一群中,吴冠中是其中一个领导者。含辛茹苦,他代表着中国现代
8、画的苦苦探索,而他的作品即是这种辛劳与探索的结晶。多年来,吴冠中总是在东西方文化的交叉口。他早年受教于林风眠与潘天寿等大师,其文化修养与艺术训练都是中国式的,而后在巴黎的三年留学生活,则让他认识到了截然不同的西方文明。同样难忘、深刻。在系统地观察吴氏的作品时,可以看到两种艺术最初正面交锋,渐渐互相妥协、融合,他耕耘的基础是他在最后层次上对中国美学的深刻认识及对西方现实技法的掌握。二者初时于他形同水火。鱼与熊掌单取其一,该是多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