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1480-2017豫南稻区隆优1715栽培技术规程.pdf

DB41∕T1480-2017豫南稻区隆优1715栽培技术规程.pdf

ID:48073799

大小:157.3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08

DB41∕T1480-2017豫南稻区隆优1715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41∕T1480-2017豫南稻区隆优1715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41∕T1480-2017豫南稻区隆优1715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41∕T1480-2017豫南稻区隆优1715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41∕T1480-2017豫南稻区隆优1715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41∕T1480-2017豫南稻区隆优1715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01B05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1480—2017豫南稻区隆优1715栽培技术规程2017-09-30发布2017-12-30实施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1480—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起草单位: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慧龙、彭波、段斌、宋晓华、刘秋员、童俊丽、李静。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李金涛、王强、王庆志、甄才红、魏巍、杨光、陈龙、李霞。河南省地方

2、标准公共服务平台I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1480—2017豫南稻区隆优1715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豫南稻区隆优1715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大田环境、群体及产量结构、育秧、移栽、大田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和适时收获。本标准适用于豫南稻区的隆优1715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3、/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116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DB41/T1130豫南粳稻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41/T1131水稻机插秧泥质法育秧技术规程DB41/T1157水稻抛植苗泥质法育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隆优17152010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中晚熟三系杂交粳稻组合,在豫南稻区种植株高119.8cm左右,全生育期155d左右,穗长26cm左右,每穗160~170粒,不易落粒,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5g左右。3.2豫

4、南稻区信阳市、南阳市和驻马店市的水稻种植区域。3.3叶龄余数还未抽出的叶片数,即水稻主茎总叶片数减去主茎已长出叶片数之差。4大田环境4.1土地平整,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1DB41/T1480—20174.2土壤基础肥力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全氮0.1%~0.12%,速效氮0.09g/kg~0.11g/kg,速效磷(P2O5)0.01g/kg~0.015g/kg,速效钾(K2O)0.1g/kg~0.12g/kg,有机质含量1.8%~2.5%。4.3环境质量应符合NY5116的规定。5群体及产量结构2

5、每667m大田移栽密度1.3~1.4万穴,基本苗4~5万,最高分蘖不超过24万,成穗率65%~75%,有2效穗16~18万,每穗总粒数160~170粒,结实率80%~85%,千粒重25g,每667m产量600kg~650kg。6育秧6.1播种期机插秧5月10日~20日;抛秧和人工手插秧5月15日~25日。6.2用种量22机插秧每667m大田用1.5kg~1.75kg,抛秧和人工手插秧每667m用1.0kg~1.25kg。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6.3浸种与催芽浸种前选晴好天气晒种4h~6h,每2.5kg种

6、子用16%的咪鲜胺•杀螟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48h,期间不换水,人工翻动2~3次增氧,然后洗净再用清水浸泡24h,将种子洗净后按每份不超过5kg放置在阴凉处让其自然出芽,防止烧芽。浸种药剂应符合GB/T8321的规定。6.4播种及秧床管理机插秧育秧按DB41/T1131的规定;抛秧按DB41/T1157的规定;手插秧采用旱育秧或传统育秧方法。7移栽27.1移栽前灌水整田,达到田平泥活,田面高差不超过3cm。结合整田每667m施45%复合肥(N:P:K=15%:15%:15%)30kg,稻田肥力低于中等偏上水平的增

7、加10%~15%的施肥量。机插秧在移栽前22d~3d整田,并施4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每667m使用60g~70g封闭除草。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7.2机插秧4.2~4.5叶盘根后移栽,移栽时排出明水,移栽株行距16cm×30cm。27.3抛秧采用人工或机械抛栽,秧龄3~4.5叶,每667m抛栽40盘(561孔秧盘)或50盘(434孔秧盘),每平方米抛栽25~30穴,抛栽时田面水层2cm~3cm。7.4手插秧秧龄5.5~6.0叶,田面水层3cm~4cm,移栽株行距17cm×26cm或16cm×30cm

8、,秧苗随拔随栽。8大田管理8.1查苗补苗机插秧和抛秧栽抛后2d~3d查苗补苗。抛秧田每3m间出25cm作业道。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2DB41/T1480—20178.2化学除草2移抛栽后3d~4d进行化学除草。机插秧和抛秧每667m用25%苄•丁粉剂160g~240g拌细土撒施。2人工手插秧每667m用14%苄•乙可湿性粉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