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

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

ID:22752778

大小:5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31

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根据《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农业标准管理办法》等要求,《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标准起草小组,在对豫南稻区再生稻品种、播期、播量、育秧方式、移栽时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单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集成熟化了豫南稻区再生稻栽培技术体系,初步形成了《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通过征集相关专家的建议,进一步总结完善了该栽培技术规程,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完成了本标准的编写编制。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再生稻是利用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上的休眠芽,在一定的光、热、水、气等自然环境下,通过特定的肥水管理技术促进再生芽萌发,进而再

2、增加收获的一季水稻。1、再生稻栽培技术对豫南稻区水稻生产的意义。再生稻“一种两收”,是豫南稻区最新的省工高效,生态环保的先进水稻种植技术,技术的实施对豫南水稻生产具有显著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了豫南稻区水稻增产增收新模式。是以延长水稻生育期,改一季中稻为“中稻+再生稻”,一种两收,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手段来实现增产增收种植模式,产量及效益均明显高于其它水稻种植模式。克服了当前的一季中稻模式存在着“早春地闲,晚秋地废”,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现象,通过“早播一个月,多收一季稻”,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了粮食的增产。再生稻的头季一般较生产中的一季中稻略有增产(通常增产5~10

3、%),而再生季一般可以取得150~250公斤/亩以上的产量,达到增产40~50%的效果。而投入成本仅增加150元左右,可亩增收300~500元,对规模经营的种植大户具有显著效益;二是创新了“白茬田”问题解决新途径,变对抗种植为适应种植。水旱轮作不利的制约因素较多、适耕期短,水稻的后茬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效益偏低,加之当前种粮的比较效益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而造成冬季“白茬田”逐年增多。再生稻依靠前茬的稻桩,不需再播种、整地与移栽,大大简化了劳动程序,比较效益高。再生稻技术在豫南稻区的推广应用,把我国再生稻适应区向北推移2~3个纬度,为其它地区发展再生稻增强信心,提供

4、借鉴。三是创新了豫南稻区早育早插秧新技术。豫南稻区充足的光热条件可以使水稻的播种期相差两个月以上。水稻育秧期提前了以后,可以错开用工高峰,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在一定程度可以上缓解了农业劳动力紧张问题。四是为豫南稻区优质高端稻米生产提供了新途径。再生季水稻灌浆时昼夜温差加大,秋季光照充足,有利于优质稻米的形成。气温较低而相对湿度较小,不利于病害发生,整个再生季基本不用施药,所以再生稻普遍米质较优,有利于加工形成稻米品牌,提高种植效益。五是创新了环境保持新措施。种植再生稻能够有效解决秸秆焚烧问题,保护了大气环境,增加了人工湿地面积,对调解小气候非常有利。2、制定《再生

5、稻栽培技术规程》的目的和意义。我省的再生稻栽培技术是针对河南一季中稻区水稻生产中的缺陷和问题,为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种植效益而研发的一项先进实用技术。鉴于我省的豫南稻区属我国再生稻适宜区的北限,不能直接套用其他再生稻区的技术规范,必须制定规范的技术标准,以促进我省的再生稻安全生产、农民增收、产业增效。本标准的出台,对全国稻区有效解决“冬闲田”问题,都有比较现实的借鉴意义。一是有利于防止再生稻发展“多乱杂”、一哄而上,因技术不规范而导致减产问题,进而影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有利于豫南稻区冬季“白茬田”被浪费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为发展高效农业开拓

6、一条新路;三是有利于增加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提高种植效益,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四是有利于发挥地方优势,提升“河南稻米”形象,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供给侧改革。2016年12月,信阳市农科院向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制定《豫南稻区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的立项申请,2017年8月,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关于下达2017年第三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下达编制计划。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1、任务来源该任务得到了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豫南稻区水稻再生性研究与应用”和“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等项目的资助支持。《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编写编制项目

7、,由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提出申请、信阳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组织编写,经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审批,并下达编写编制任务,签订编写编制合同。2017年9月,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关于下达2017年第三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由信阳市农科院水稻所承担《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工作。2、标准的编制原则和依据(1)原则性按照GB/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及《农业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编写。遵循国家现有的农业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发展农业、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和保护环境为最终目标,使制定的标准符合豫南稻区的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