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危害物质检测ppt课件.ppt

产品危害物质检测ppt课件.ppt

ID:48065931

大小:254.5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5-06

产品危害物质检测ppt课件.ppt_第1页
产品危害物质检测ppt课件.ppt_第2页
产品危害物质检测ppt课件.ppt_第3页
产品危害物质检测ppt课件.ppt_第4页
产品危害物质检测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品危害物质检测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产品危害物质检测1GECProgram检测危害物质的方法产品危害物质检测不是产品危害物质管理的惟一手段,但肯定是危害物质管理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因为只有有效的开展检测,才能够直接证明产品的危害物质特性的符合性。危害物质检测该如何开展?检测频次为多少才算合适?是不是非得要送到外面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欧盟RoSH指令对检测有没有特别要求?中国RoHS及检测标准对检测的要求如何?......还有许多有关危害物质的问题困扰着企业,要保证检测结果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还要保证尽量降低检测成本,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制定合理的测试策

2、略(内外部测试、材质风险高低)﹔确定检测频次﹔确定抽检批﹔正确的取样制样(均质材料,非均质材料)﹔选取必要的测试项目﹔注意合理的测试流程(筛选,精确检测)﹔选择合理的测试方法(各种测试方法标准)﹔合理的选择测试机构﹔准确地判读测试结果﹔基本掌握XRF对危害物质的检测。2GECProgram第一节 确定合理的测试阶段对产品危害物质进行测定,应在哪个阶段进行?是供应商测定还是企业自己测定?是来料检验还是成品检验?我们都知道,一般的产品原料与最终的设备,系统有如以下图的流程关系。3GECProgram产品物质构成流与危害物质检测

3、阶段的确定随着对象越来越复杂,分析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欧盟RoHS指令规定危害物质限制的物质层次是均质材料,中国RoHS限制的物质层次也基本上在这个层次,如果随着物流进入产品,产品从原材料→元器件→组件/部件→设备系统的过程中,其均质材料将越来越多,对其进行均质材料的检验将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从物流阶段看,当然是进行原材料的检验最为合理的了,因为原材料会是均质材料或更为接近均质材料。原材料元器件组件/部件设备系统最容易分析,应按管理流程进行随对象越来越复杂,分析变得越来越困难生产者与原材料的制作测试对象?4GECProgr

4、am油漆产品物质构成流程图原材料:各种树脂、色料中间品:几种树脂的混合物成品树脂、色料的混合物数量较多,成本高数量较少,成本低数量较多,成本高做成了成品再对成品进行拆解检测,一方面会浪费制造该产品的工时,另一方面还需要耗费拆解该产品的时间,况且有的材料组合到一起后,其拆解是比较困难的,如小的元器件经过SMT贴到了PCB上后。但是有一种产品,其原材料基本上是均质村料,中间品也是均质材料,成品还是均质材料,如油漆:5GECProgram产品物质构成基本上全是均质材料,那应该在哪个阶段测定比较合适呢?我们开始可能认为产品都是均质

5、材料,那肯定是测最终的成品了。但是一个公司的产品原材料和成品种类都比较多,但中间品反而少,这时如果检测成品,成本将大大提高,如果一个公司的原材料树脂的100多种,加上色料几十种,总数就接近200多种,成品则根据客人的不同要求,用中间品加上色料进行配比,种类也就非常多。相对较少的是中间品,大概只有20多种,这时检测中间品是合理的,既可以把好危害物质关,也可以节约检测成本。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公司对产品进行危害物质检测在哪个阶段进行比较合适,要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去确定,原则就是危害物质检测没有漏洞,另外成本上应该最低。企业

6、一定要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检测吗?欧盟指令完全没有规定企业该如何检测,也没有说企业一定要检测自己的产品,只要企业能确保产品符合RoHS指令就可以了,中国RoHS也没有强制要求,除非产品被列入了重点管理目录,要做CCC认证了。6GECProgram其实,管理危害物质,应该是整个产品链共同的一个任务,而不是分别有各自的任务。那么,就检测而言,不管整个产品链上哪个环节把关,或者是产品链进行分工合作把关,都是可以的,这样可以节省整个产品链的成本。当然,从成本节约的角度看,一般的电子产品还是源头检测把关比较合适,而对于许多的化工产品而言

7、,则是在最终客户处进行来料检测把关比较合适,将检验责任完全委托给供应商的话,要考虑其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和代表性问题。中间产品是否需要检测?对于某些工艺流程,如果产品的危害物质特性在经历该过程后,产品的危害物质可能发生变化,经过这个过程后的中间品应该检验。如果三价铬钝化后的产品,应该检验是否有六价铬存在。含十溴二苯醚作为阻燃剂的塑料,经过高温工艺过程后,应该检验经过该工艺后的产品其余PBDE的含量是否超标。成品检验主要起印证的作用,有必要的话,频次也可定得很低。7GECProgram第二节 正确确定测试计划与检测频次确定了检测

8、阶段后,就需要确定检测频次。检测频次多少算合理?没有定论,只有业界的一般做法和一些推荐性意见。在确定一个企业的产品的抽检频次时,至少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检验阶段:来料检验频次一般应比成品检验高;材料的风险:高风险材料应比一般风险材料的抽检频次高;供应商的可信度:不可信的供应商的材料应比可信的抽检频次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