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_陈吉余.pdf

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_陈吉余.pdf

ID:48020771

大小:168.2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21

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_陈吉余.pdf_第1页
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_陈吉余.pdf_第2页
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_陈吉余.pdf_第3页
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_陈吉余.pdf_第4页
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_陈吉余.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_陈吉余.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资源保护◆2002年第3期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陈吉余,陈沈良(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摘要:对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和水源区的特点和现状作了综合评述,指出缺水区黄淮海流域的缺水特点。虽然调水水源区长江径流丰沛,但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缺水现象时有发生。通过长江口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对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口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长江口中图分类号:X8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2、04-6933(2002)03-0010-04岸自身难保,现今更有壶口缺水,潼关细流,水资源1缺水区调水与调水区缺水遇到严重的挑战。[3]1.1缺水区调水海河流域严重缺水,水资源开发已近90%。以3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1997年为例,地表水总量168.8亿m,而供水总量为3均衡。东南部湿润,西北部干旱;南方水资源丰富,434.2亿m,地表水不足部分由地下水补给,地下水占3北方相对要少;夏季降水集中,冬季稀少。长江、黄总供水的60.8%。地下水超采年均55亿m,已使地下河、淮河、海河四大流

3、域土地资源集中,但与水资源水位埋深逐年下降,形成大面积的漏斗。因此,海河流分布不相匹配。其中,黄淮海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国域水资源已到海枯河干的境地。的13.4%,耕地占39%,人口占35%,GDP占32%,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水量丰富,年径流总量3而水资源仅占7.7%,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地9613亿m,为黄河的13倍,流域面积占全国的[1]区,这对地区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将产生严重影18.75%,水资源却占29.26%,这就为优化我国水资源响。众所周知,淮河流域旱涝频繁,大涝大旱灾害严配置,促进我国社会经济

4、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2重,如1991年大涝,流域受灾面积29180km,受灾1.2调水区缺水人口4837万人,占全流域人口的33.5%,直接经济长江三角洲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区。该区虽损失335亿元。2001年淮河流域大旱,洪泽湖水位然有长江奔流而过,但太湖流域也需要长江水的补低于死水位0.75m,湖区主航道面临断航危险。虽给。长江有丰水、平水和枯水年的差异,有洪季和枯3然淮河流域雨量适中,年均降水量878mm,但因变季的年际变化,流量变化大,最大流量92600m/s,最3率大,淮河之水可用不可

5、靠。小流量仅4620m/s,71.7%的径流量集中在5~2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域面积79.47万km,10月,输沙量则更为集中。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田2桃花峪以下进入东部平原地区,面积为2.24万km,畴遍布,当地水资源并不如想像的那样丰富。从上游只占全流域的0.8%。黄河多沙,河道多变,三角洲到下游人均水资源地区分布基本呈减少的趋势,江辽阔。现在的淮河和海河平原内,有相当面积的土苏、上海人均水量与中上游省区相比成一个甚至几个3地由黄河泛滥泥沙塑造而成,也是当前黄河外调淡量级上的差别,如云南人均水量595

6、2.8m/人,而江33水资源补给的范围。1997年海河流域和淮河流域苏、上海分别仅为480.9m/人和201.2m/人。太湖333自黄河引水约56亿m和23亿m,山东半岛引水流域因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量也仅约500m/人。3312亿m,入海的径流仅15.4亿m。1972年以来,与北方的北京、天津和山东相比,上海人均水量稍高黄河出现断流现象,1997年山东利津断流326d,河于天津,还低于北京和山东。江苏也不高,如果加上口断流330d。因此,黄河进入东部平原,而黄河两水质的因素,实际上也缺水。由于工业化和城市

7、化作者简介:陈吉余(1921—),男,江苏灌云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主要从事河口海岸学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10·发展,江南水乡也需要大量引用长江水。水库拦截了部分泥沙,兼之近年来上游有些山上海正向国际大都市迈进,充足的优质水供应是区水土保持发挥了作用,虽然上游局部河段、局部支一项重要要求。上海地区水资源主要来自太湖和长流水土流失加重,但上游来沙量还是减少了。根据33江干流过境,水量分别为106.6亿m和9335亿m,1951~1999年共48年完整泥沙整编成果,大通年均3而本地水资源仅25.57亿m,

8、但上海市现状总用水输沙量4.34亿t,其中1951~1984年平均值为3量110.9亿m,本地水远不能满足需要。太湖流域4.72亿t,1985~1999年平均值为3.53亿t,2000年来水是多年来上海的主要供水源,然而,太湖来水作的输沙量为3.39亿t,近年来,大通以下输沙量减少[4]为供水水源,有两个不足之处:①特枯年甚至枯水年了约1/4。沙量的减少,相应有机物质吸附的载不能满足上海供水需要;②水质不能保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