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及防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11月/11日/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及防治顾继昌一、认识则有毒,不可食之”“,狸肉漏脯等毒,果子落地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病原体(如病毒、细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指出病畜及被菌等)引起,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污染物品不能食用,重视食品卫生。5.切断传历史上,由于瘟疫传染病的不断发生和流播途径的措施。《本草纲目》“天行瘟疫,取初病行,中医学在反复医疗实践和学术争鸣中不断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已采取蒸气认识其病源。1.认为“瘟疫”与“伤寒”、“温病”高温方法灭菌防疫。6.对易感人群的防疫措同是外感病,病因“时行不正之气”、发病与
2、人体施。《景岳全书》“夏秋新凉之交,或疾风暴雨,正气强弱有关。2.认为瘟疫的病源异于伤寒、或乍寒乍热之时,善养身者,外而衣被,内而口温病,另有一类特殊病源“异气”、“病气”、“尸腹,宜增则增,宜节则节,略为加意”,重视个人气”。认为瘟疫有特殊病源体,传入人体主要的防护,预防疾病。7.预防接种的创始与应用。门户是口鼻,并特异性侵入有关组织器官。《寓我国早已采取措施与天花作斗争,明《寓意草》意草》“四时有不正之气,感之而致病者,初不名(1643年)记“种痘医案数例”的“人工种痘”法,为疫也,因病致死,病气、尸气,混合不正之气,《张氏医通》(1695年)载“种痘说”:有“痘
3、衣法、斯为疫矣。一室连床,沿门阖境,共酿之气,尸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四法;《种痘新书》虫载道,必然之势”(构成瘟疫流行条件)。《医(1741年)已记“种痘八九千人”。现公认,这种学心悟·论疫》“疫之症,来路两条,有在天者,有人工种痘,虽在安全度上存在一定问题,但这一在人者。非其时而有其气,自人受之,或为大头创举,启示了后人将它改造为“牛痘”接种法全天行之类,斯在天之疫也;若夫一人之病,染及球施用,人类终于在1977年根除天花。这也为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方,一方之病,染及合人类提供了彻底根除某一种严重传染病的成功邑,此乃病气、秽气相传染,其气息俱从口鼻而范例。入,
4、乃在人之疫以气相感,与天无涉”(前一时期三、治疗方法“非典”的传染性,似乎证实这一论述),指出瘟具体治疗法则有:1.针对瘟疫、伤寒、温病疫有其特殊病源,和传播途径。同是传染性热病理论,采取“辨证”施治方法。二、防疫措施传染病的种类很多,但具有其共同临床特点,即中医药历来重视对疾病的“预防为主”原病原体在受传染的人体繁殖过程,从一个阶段则,主张未病先防。对传染病的具体防疫措施进展到另一阶段呈规律性。每一个传染病从发有:1.对外感瘟疫病人,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生发展以至恢复,一般可以分潜伏期、前驱期、疗,提高疗效。2.早期隔离病人。3.对有疫病发病期、恢复期等几个阶段,
5、采取相应的治疗措密切接触者,或病源携带者的发现、监测和管施。中医学认为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于理。《治疫全书》“毋近病床塌、毋凭死者棺触臭外邪侵犯人体由体表入里,或由口鼻入内自上恶,毋食病家食菜,毋拾死者衣物”,提出防疫隔而下,由浅表深入内脏病变过程,同样有类似相离的具体要求。4.对动物传染源认识和措施。应“分期”和治疗方法。如《伤寒论》将“外感热《金匮·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六畜自死,皆疫死,病”立“六经病脉证并治”六期分证《;温热论》分“卫气营血”四期辨证《;温病条辨》划“上中下三等病毒、细菌感染疾病有效。3.中医药适宜技焦辨证”三期分证。每个证期都有其主因、主
6、术的应用。自古以来,中医药适宜技术同样在症、主方。三者分类方法之间,并存在着交叉联防治传染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在《伤寒论》系,理、法、方、药相一致。如以传染病发病期中六经辨证的397法中,论述针灸疗法的有33“稽留热”,中医六经辨证中属于“阳明病”、卫气法;又如《霍乱论·治法篇》除了应用内服药治疗营血辨证属“气分证”、三焦辨证属“中焦病证”,传染病外,常采用“通关散吹入鼻中取嚏”开窍临床表现为“但热不寒,壮热”“,里实热证”。治急救;以及“刮痧、淬法、刺法、熨灸、敷贴、榻洗”疗法则宗《内经》“热者寒之”,选择白虎汤为主等适宜技术治疗瘟疫传染病。方进行治疗。至于传染病
7、的发生与发展,常以四、展望不同类型出现,如轻型、重型、再感染、重复感最近,新《传染病防治法》已公布,其中明确染、再燃复发等等。在中医学里分别称为“合指出“国家发展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等传统医学,病、并病、顺传、逆传、食复、劳复”等进行辨治。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科学研究,提高2.针对瘟疫、伤寒、温病的病因微有不同,采取传染病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样对中医药“辨病”和“特效”专病、专方、专药治疗。中医药医、教、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在防治传染病过程,已积累出一定数量行之有不能停留在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古已有之”“、经效、可重复性的“专方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