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软件项目开发实战设计报告.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软件项目开发实战设计报告系别专业班级学生学号2011年10月11日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Internet已成为最具市场潜力的技术领域,使用Web技术设计的数据库应用软件,是目前Internet市场的技术中坚,各种Web应用如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都采用这种方式实现。网上购书在国外已经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购书方式了,而在我国,网上购书才是刚刚起步,但发展的速度却十分的惊人。本系统主要实现了用户的管理、书籍的查找与买卖、购物车的实现、订单的管理以及用户留言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迅速、便利的网上购书环境。本系统采用JSP、S
2、ervlet、JavaBean和JDBC等一些JAVAWeb相关技术实现了一个简单的网上购书系统,MVC开发模式可以分离数据访问和数据表现,让开发人员可以开发一个可伸缩性强的、便于扩展的控制器,来维护整个流程。本文正是抓住了这一热点,利用MVC设计模式在JAVAWeb上的应用,开发了一个小型的网上购书系统,系统虽然小,但是严格按照MVC设计模式来开发,本系统通用性强,经过简单的修改就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网上购物系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一、系统概述1.课题背景1)网上书店系统发展Internet的迅速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
3、和改善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Internet所蕴含的经济价值的无穷商机,并积极投身于电子商务活动.实际上,电子商务是一些商业行为的电子化,例如网络书城,网上贸易,就网络书城来说,网络书城是目前应用最广,最成功的典范之一,网络书城的崛起对传统的图书流通体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有效地缩短了图书流通发行环节,将广大读者,图书,出版者,发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图书流通率。2)网上书店系统发展现状西方国家网络书城概况:世界上第一家网络书城是1991年在美国联机公司AOL采购网络上建立的"阅读美国书店",目前最有
4、名的是美国西雅图亚马逊图书公司的亚马逊网上书店。它创建于1995年,供书达310余万种,每年顾客达500万人次,其价格优惠20-50%。金融结算制度完善,配送服务高效。实现了零库存运转。英国网上书店中有较著名的有Internet书店,德国的网上书店主要有图书在线网上书店。国内网上书店的概况:自从亚马逊网上书店成功后,中国的网上书店也建立起来。中国最早的网上书店是1997年在杭州新华书店诞生的,在经过年余的艰苦经营,接待了400多位访问者后,悄然引退,而进入1998年后,作为中国书业传统经营力量的新华书店,正式宣布进入网络领域,先是
5、第九届全国书市首次开通书店网站,后来在1998年12月30日上海书城成为国内首家正规的网上书店,读者在家中可以上网完成浏览,选够,付款的全过程。1999年是网上书店迅速发展的一年,商业公司不断进入网上书店有超过几百家,有自己网站的公司有40多家,这个数目还不断增加。3)网上书店的优越性网上书店在价格、时效性、品种、查询方式等方面都有优势。网上书店是一种直销方式,在到书速度和价格上都有优势,目前网上书店的到书时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一般为1-3天,在外埠则一般3-10天到书,在价格上一般网上书店都有7.5-9折的折扣,如果是特
6、价书折扣就更多了,网上书店的书目数据是任何订购书目都无法比拟的,亚马逊网上书店有300多万种图书,另外还有音乐系列产品和其它教育产品,刚刚成立的北京图书大厦网上书店也有16万种书目数据,“中国寻书网”目前也有50万种书籍,年度将突破100万种图书,网上书店的书目除书名,著者,价格等信息外,还有封面,内容简介,目次,评论等详细信息。同时网上书店的目录查询功能也是传统的按某种分类规则编排的图书征订目录无法比拟的,其以关键词或主题从网上检索某类文献,查准率与查全率都有一定的保障。另外还有一些书更是以网站包销或总代理的形式进行销售,这就意
7、味着一种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开始。2.开发环境1)开发环境的选择会影响到数据库的设计,所以在这里给出网络书城开发与运行环境的选择如下:开发环境:WindowsXP开发工具:MyEclipse5.5.1GA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9i设计模式:MVC设计模式2)使用MVC设计模式的优点大部分用过程语言比如ASP、PHP开发出来的Web应用,初始的开发模板就是混合层的数据编程。例如,直接向数据库发送请求并用HTML显示,开发速度往往比较快,但由于数据页面的分离不是很直接,因而很难体现出业务模型的样子或者模型的重用性。产品设计弹性力
8、度很小,很难满足用户的变化性需求。MVC要求对应用分层,虽然要花费额外的工作,但产品的结构清晰,产品的应用通过模型可以得到更好地体现。首先,最重要的是应该有多个视图对应一个模型的能力。在目前用户需求的快速变化下,可能有多种方式访问应用的要求。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