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_海德格尔_技术的追问_的解读.pdf

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_海德格尔_技术的追问_的解读.pdf

ID:48006318

大小:593.03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1-12

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_海德格尔_技术的追问_的解读.pdf_第1页
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_海德格尔_技术的追问_的解读.pdf_第2页
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_海德格尔_技术的追问_的解读.pdf_第3页
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_海德格尔_技术的追问_的解读.pdf_第4页
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_海德格尔_技术的追问_的解读.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_海德格尔_技术的追问_的解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德国哲学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的解读余在海/文提要:《技术的追问》是海德格尔1953年11月18日在慕尼黑理工学院所做的演讲。在这篇演讲中,海德格尔从存在之思的角度深思了技术之本质,并取得了3个方面的成果:11技术本质上并不是各种各样的技术因素,也不仅仅是人所制作的合乎目的的手段。相反,它是一种解蔽方式。21座架是现代技术的本质特征。座架以及由之产生的进步强制规定并统治着当今的整个社会现实。在座架这个吞噬一切的卡律布迪斯漩涡中,一切存在者都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而沦为单纯的持存物,甚至连人自身也被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不是人摆弄座架,而是座架摆

2、弄人。31座架是形而上学的最后形态,是存在之天命的最后形态。因此,只有凭借思之先导性护送,我们才能在对技术之本质的领会中开启一种新的可能性,即克服作为人类世界栖留的唯一尺度的技术-科学工业之特性。关键词:技术之本质;解蔽;座架;进步强制;资本与技术中图分类号:B516154文献标识码:A《技术的追问》是海德格尔1953年11月18日在慕尼黑理工学院最大教室里所做的演讲。据萨弗兰斯基的记载,这也许是二战后海德格尔最为成功的讲演。当他用“追问是思之虔诚”来结束演讲时,回应他的不是肃穆静默,而是全场起立与掌声。人们把海德格尔的登台看做西洋美声咏叹调的演唱。①这场演讲之所以

3、会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在根基上与此种追问的双重性质有关。首先,海德格尔从存在之思的角度深思了技术之本质。在他看来,技术既不①参见[德]萨弗兰斯基:《海德格尔传》,靳希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25-526页。·153·是某种合乎目的的手段,也不是某种中性的东西。相反,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解蔽方式。作为“完成了的形而上学”,现代技术以“座架”(DasGestell)②的方式规定并统治着当今的整个社会现实。其次,对海德格尔来说,此种追问并不是一种以对技术的认识为目标的问题,也不是一个致力于认识所谓“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学问题。相反,此种追问是一个关涉我们

4、当代人类此在的历史性问题。一方面,此种追问本身就是由进行追问活动的此在的根本性境况所规定的。我们此时此地的此在是由科学技术来规定的。科学技术已然成了我们的激情,成了我们时代的命运。因此,技术之追问就是要从发问者此在的本质处境出发深思技术之本质,并且希望借此准备一种与技术的自由关系。另一方面,此种追问的发生与哲学的当代处境密切相关。如果说19世纪把对技术进步的信仰同有保证的自由、至善至美的文明的满怀信心的期待统一起来的话,那么,随着相继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这一切都被牢牢地归入过去的范围。换句话说,19世纪曾经拥有的“理性的迷梦”破碎了,世界开始显示出顽固的不可理解性。

5、在这种处境中,思想面临着一项迫切的任务,即如何切中当今社会现实的问题———在一个完全由科学技术支配的社会现实中人如何能够理解自身。③理解了这点,我们就能理解这场演讲所引发的激动。人们为之欢呼,是因为海德格尔关于技术的追问触及了时代的恐惧,以及由此种恐惧所带来的焦虑不安。一在演讲的开头,海德格尔明确地指出:“技术不同于技术之本质。”④正如我们不能在一棵平常随处可见的树中寻求树的本质一样,技术之本质也不是什么技术因素或各种各样的技术装备。因此,我们仅热衷于表象和追逐技术因素,并满足于从工艺学的角度去谈论和分析技术,那我们就不能经验到技术之本质以及我们与技术之本质的关系。

6、换句话说,我们要想揭示技术之本质,并借此准备一种与技术的关系,就必须找到一条从流俗的技术观念进展到技术之本质的道路。按照流俗观念,技术无非是一种手段和人类行为,是一种中性的东西。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的这种工具性规定诚然不错,却不是真实的东西。它丝毫没有触及技术之本质。其一,它犯了一种自然的和非历史性的错误,从而掩盖了现代②除了“座架”的译法之外,国内还存在着“支架”、“托架”的译法。为了统一起见,我在引文中统一采取了“座架”的译法。③关于哲学的当代处境和任务,参见[德]伽达默尔:《20世纪哲学的基础》,载《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7、第109-113页。④[德]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页。·154·技术和古代技艺之间的本质差异。表面看来,技术的工具性规定是非常正确的,它不仅适用于古代的手工技术,而且对现代技术来说也还是适用的。根据技术的工具性规定,诸如发电站、飞机和火箭之类的现代技术也是人所制作的一种合乎目的的手段,只不过和古代的手工技术相比更复杂一些而已。但是,正是在这种普遍的适切性中,海德格尔发现了技术之工具性规定的虚浮无能。因为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农业和食品工业、风车和水电站之间的区别,我们就会发现现代技术和古代技艺之间的关系绝非前者比后者更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