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969434
大小:1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三(高补班)上学期周练(8.7)历史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三(高补班)上学期周练(8.7)历史试题含解析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C.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D.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2.阅读下列《国民经济发展统计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时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25.5%1960年21.8%26.1%52.1%增
2、长率—22.8%47%223%A.“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D.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工业发展3.1863年,赫斯特染料厂总共只有5个工人,到1912年达到7700人,其中包括380名熟练的化学家和工程师;巴登笨胺和苏打厂,在1875年拥有工人885人,到1914年达到11000人,这些化学工厂后来成为整个工业帝国——“法本化学工业公司”的中心。这一现象反映了德国()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B.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C.科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D.化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4.19世纪中叶,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珐,
3、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这说明()A.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B.英国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工业革命推动了政府职能的完善D.英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5.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A.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6.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
4、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A.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B.家庭手工业注重面向市场C.世俗拜金主义之风盛行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7.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主要的是()A.“工商食官“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C.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社会需求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8.在广泛吸收西方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现代民族服饰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9.斯塔夫里阿诺斯论述道:“两次大战
5、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强化形成了鲜明对照。”“帝国权力的强化”指的是A.战胜国展开军备竞赛B.战胜国实施民族自决原则C.战胜国采取“委任统治”形式D.法国寻求安全保障10.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工业革命和民权运动的开展,1870年英国通过了《已婚妇女财产法》,规定:“已婚妇女因从事任何职业、工作或手工艺,或者因独自经营而得到的工资收入都应被视为和确认是她独自拥有和处理的财产。”1875年,议会正式批准《婚姻及离婚法》,使离婚合法化,妇女也有权提出离婚。材料主要表明()A.妇女经济上获得独立B.工业革命激发妇
6、女的参政意识C.工业革命促进了妇女地位的提高D.英国民主法制意识的健全11.央视3套热播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A.《在希望的田野上》B.《春天的故事》C.《走进新时代》D.《我是公社小社员》12.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13.“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其中“舵手一易齐桨橹”是指()A.
7、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C.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D.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14.“它产生于农民运动中,却又游离于农民斗争之外,这决定了它不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只不过为19世纪中国的社会思想留下一份珍贵的资料……”材料中的“它”是指A.《天朝田亩制度》B.《海国图志》C.《孔子改制考》D.《资政新篇》15.明代有官员感叹,“最恨者方今仕途如市,入仕者如往市中贸易,计美计恶,计大计小,计贫计富,计迟计速。”这一感叹反映出当时()A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