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948704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09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鼎湖山听泉》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鼎湖山听泉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字词。2.学习本文如何围绕一个“听”字,扣住一个“泉”字来组合材料的方法。3.能够激情诵读欣赏,在诵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本文虚实相生,手法多变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扣题组织材料的方法。2.激情诵读,初步赏析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扣住一个“泉”字,以“听”为主线,移步换景的写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复备栏一、导入新课祖国的山水风光秀丽无比。无论是霞光日影,还是涛声泉音,都凝聚着自然的情理意趣,传递着人类的美好情感。“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广东省的肇庆市也有一处风景胜地,这就是风光秀丽的鼎湖山。今天,我们就跟随当代散文家谢大光先生去《鼎湖
2、山听泉》(板书)。二、整体感知1.认真浏览,解决字词。请同学们把不认识的字词运用圈点勾画法标出,然后借用工具书,读准字音,扫除文字障碍。同桌之间也可相互交流。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梳理文章,初读感知。教师适当引导。2.相互交流,补充扩展。请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发现。教师强调以下字词:怅惘楹联汨汨嬉戏拾级污垢遐想迥然泠泠淙淙3.自由朗读全文,梳理脉络。(1)请同学们拿起笔,边读边思考:①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试着从文中找出能表明作者行踪的词语。②作者写鼎湖山的风光景物都写了些什么,与以往的写景文章相比有什么不同?(2)梳理读文,师生互动交流,补充订正。①
3、关于作者的行踪,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作者的游山踪迹: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半山)。教师指导学生采用跳读方法,勾画出这些词句。明确行踪在移步换景中的作用。这样安排材料,不但把作者的行程交待清楚,而且逐渐把山泉的形态精神描摹出来。文中除了行踪顺序,你还能否发现别的顺序呢?明确:文中也隐约交待了时间的变化:黄昏——晚饭——夜间。小结:本文作为一篇游记散文,以空间转换为主,辅之以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时空交错,交待了听泉的背景,很好地组织了材料。②明确:文章虽写了细雨、浓雾、亭台、寺院、繁花、古树,但从行文思路来看,都是为写“听泉”而铺陈,全文由“听”引领,由“泉”作结。这是作
4、者的心灵旅程,心泉所在。可谓工于选材,巧于详略。这样避开了以往行文的陈窠旧式,令人耳目一新。三、个性阅读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文章,可高声朗读,可默默品读,可相互对读,可小组互读。教师指导学生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品味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要求学生能够在不理解的地方反复诵读,读中感悟,悟中品味。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积累在本子上体味并加以仿写。2.结合课后练习四,尝试背诵第8节。四、课堂小结整篇文章以“听”字统领全文,围绕“泉”字以地点的转换组织材料,采用多种手法,多层次写出了泉水的特点,详略得当,而又独辟蹊径,浑然一体。五、布置作业1.反复诵读课文,就自己
5、感兴趣的句子吟哦讽诵,揣摩领悟。2.背诵课文第8节。【板书设计】鼎湖山听泉行踪: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半山)时间:黄昏→晚饭后→夜间以空间转换为主,以时间变化为辅教后反思一、鼎湖山听泉第二课时主备人:课时编号:002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体会赏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作者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悟。2.强化诵读,在诵读吟咏中,思考、体会、感悟,从而深刻理解文章精髓,体会文章要旨。教学重点赏析语言,体会文章主旨。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悟。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复备栏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第八节。2.点评优缺点,齐背课后第四题的文字。二、精读品析“登
6、高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水”。我们继续来学习文中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请大家说出自己的感悟与收获。1.示范导读。(1)教师示范朗读第二节(语气轻柔,充满怜爱)。思考:你认为老师用这样的语气语调来朗读可以吗?为什么要这样读?(2)体会比喻的妙处(感悟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自由诵读2—4段。作者以娇儿来喻山泉,你觉得这一比喻恰当吗?明确:既写出了山泉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也写出了鼎湖山的年轻充满活力,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泉的爱意萌生。(3)你还能看出泉水有什么特点?明确:多、响、美(落实到具体词句)2.指导学生朗读第8段中的文字,要求像老师范读第二节一样,体会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品味文
7、中富有哲理的语言,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不理解的地方反复诵读,读中感悟,悟中品味。(1)思考:作者听到了山泉哪些声音?你认为本段中哪些句子比较优美?(2)肯定鼓励学生的发现,适当引导点拨,不作干涉。同学间相互交流。进一步思考: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设喻的?为什么先举喻体,再举本体?明确:先举喻体,再举本体,是符合作者听泉时的心理活动的。先听,后辨,最后才想像出泉声发生的具体环境。(3)揣摩一下作者描写这段听泉是如何发挥自己的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