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ID:47885573

大小:21.8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16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_第1页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_第2页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_第3页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_第4页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_第5页
资源描述: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咬文嚼字》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陈畅贵阳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总体把握课文,了解相关字词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文章的能力,总结课文的实例,分析作者的主要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精神,并体会汉语言的博大精深【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①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拎出观点。②确定课文的中心论点。③评价作者观点。【教学难点】  ①学习实例引入,中间才牵出中心论点的写法,以打破中学生写议论文总爱在

2、开头揭旨的俗套。  ②学习透辟例析的方法,以克服中学生议论文中“论点+论据=论证”的流弊。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我来考考各位一个歇后语: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当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我们也可以成为一只很有品味的小老鼠!例子一:展示四个字:“中”“国”“在”“吃”。请各位调整字词顺序,表达以下三种意思:  1、食文化在中国,中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  ---吃在中国2、想吃美食,到中国去!在中国,是品尝美食的-----在中国吃  3、讽刺用公款大吃大喝的

3、人任意挥霍国家财富,吃穷了中国!是国家的蛀虫  ---在吃中国  同样四个字,短语变序,就产生了不同的含义,在中文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子二:贵州人、湖南人、四川人的饮食习惯,都比较喜欢哪种口味?辣,那到底谁是最重口味的,咱们可以通过每个省份的描述可知:湖南人自诩:辣不怕;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  请各位判断一下,哪个省份的口味最重?贵州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没有辣椒,嗜辣如命,哪天没有辣椒,可能就会心慌意乱、形容枯槁。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见,有时候,文字的排列组合不同,句子的意

4、义不同;有时候,同一句话,句式不同,意味不同;字眼不同,意境也不尽相同,因此,写作时,要学会字斟句酌,这便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咬文嚼字”!  二、作家作品。  1  首先知人论世,了解一些作家作品,朱光潜,听说过没?上学期名著导读?《谈美》,回顾一下,《谈美》是以书信的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政治等问题。是一本议论美感修养的文艺理论学著作,因此,朱光潜被称为“美学老人”。咱们看看,这位“美学老人”,是怎样教我们咬文嚼字的!  三、信息筛选。  明确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  一提到“咬文嚼字”这

5、个词,大家认为它是褒义还是贬义?贬义:“死抠字眼,卖弄学问。迂腐。掉书袋。”请学生说成语的意思!  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它的积极意义,咱们看,中,作者是怎样定义的?阅读第三自然段。  与其说是“咬文嚼字”,不如说是字斟句酌,这是做学问必备的一种态度?严谨、步步留心的态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咬文嚼字”举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出门沽酒时,大雪纷纷扬扬,施耐庵用了一个什么字?使得境界全出呢?“紧”。《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

6、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为何?  学生讨论明确:“紧”好处:  1、生动朴实的写出大雪纷飞、紧凑。  2、渲染出气氛的紧张,主人公命运前途未卜。所以,一个“紧”字,境界全出。  正如朱先生所说,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是调整思想感情。因为文字它不单单是一个符号,而是思想情感的载体。  咱们现在明白,中“咬文嚼字”的含义就是一种“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精神,那咬文嚼字的意义是什么?请各位同学在文中找一下。定位在总结性的语段当中,齐读最后一段。告诉我,“咬文嚼

7、字”的意义是?  明确“咬文嚼字”的意义:追求“艺术的完美”,尽善尽美。我们讲,言心生,有的人说话也好、写作也罢,想的是一回事,写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所谓的词不达意,言不衷。这是因为你没有仔细地咬文嚼字,本课我们着重讨论的问题是:怎样咬文嚼字!怎样达到艺术的完美。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句式不同,意味不同。  提问:班上有位同学,有个坏毛病,就是特别爱迟到,如果你是班主任,你很生气地准备批评他,你们挑选以下两种句式:哪个语气更强烈!更适合批评人:A、你是个老爱迟到的学生。  B、你这个老爱迟到的学生。请

8、学生各抒己见,谈谈原因。  阅读1、2自然段,再来解决这个问题。  明确:“这”字句:是坚决的判断,表现强烈的情感,但一般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不适宜。  “是”字句:1、表示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意义,不带情感的判断。  2、可以含有假定语气,带有“你不是”的讥刺意味。(你是个好小子)所以在批评人时,这句感情比较强烈!  结论:事例一: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句式不同,意味不同!  2  字眼不同,意味不同。  别说咱们,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大部分都是精益求精,苦心孤诣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