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的中医解释

低血压的中医解释

ID:47858884

大小:25.9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2-01

低血压的中医解释_第1页
低血压的中医解释_第2页
低血压的中医解释_第3页
低血压的中医解释_第4页
低血压的中医解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血压的中医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低血压的中医解释2011年第12卷第1期病理性低血压辨证治疗经验琐谈杨传华1,林家茂2,李运伦1(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关键词病理性低血压;眩晕;治疗经验中图分类号:R5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258(2011)01-0041-03[基金项目]“高血压病”国家中医研究基地建设项目[作者简介]杨传华,男,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收稿日期]2010-10-15病理性低血压是临床的常见病,常伴有头晕目眩、精神倦怠、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

2、、心慌气短、肢冷畏寒、懒言纳差、舌淡苔薄、脉沉细弱等症状和体征,属于中医“眩晕”的范畴[1-3]。笔者近年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病理性低血压,渐渐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方法,现介绍如下,以飨同道。1抓住本质,治以补气为要病理性低血压(眩晕)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虽有虚实之分,但以气虚为基本病机,临床表现亦多以虚证为主,本虚标实证亦不少见,单纯实证却寥寥无几。原因在于:病理性低血压(眩晕)多为劳逸失调、思虑过度、饮食不节或禀赋不足,损伤心脾,致中焦亏虚,心脉乏力,气血不充,清阳不升,脑络失养所致。而气虚日久,必然会波及到阳气、营血、脉络等组织,产生阴血亏虚、阳气不足、气陷不升、血脉瘀滞

3、的症状。但审症观舌,仔细辨别,病情仍以气虚为根本,其他病理表现为枝末。所以心脾气虚不仅是病理性低血压的基本病机,而且是决定病理性低血压发展预后的关键枢纽。《医学衷中参西录》载“此气一虚,呼吸即觉不利,而且肢体酸懒,精神昏愦,脑力心思,为之顿减。若其气虚且陷,或下陷过甚者,其人即呼吸顿停,昏然罔觉。”患者多表现为头晕目眩、疲乏无力、精神倦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心慌失眠、畏风自汗、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虚濡。治疗当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旨,以补益心脾之气为第一要旨,以四君子汤、保元汤为基本方,通过甘温补气

4、的方法,健旺心脾,补益气血,进而升压定眩。基本用药应选用人参、黄芪、山药、茯苓、白术学习参考....等,并常以人参与黄芪为君药,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经,善大补元气、补脾益肺,为补气之要品。黄芪味甘,性温,入肺、脾二经,善补肺脾之气,《药镜》云:“人参养气,无黄芪而力弱。”二者相配,可以通补一身之气,协调脏腑气机,合而共奏补益心脾之气,临证化裁,增强疗效。2气损及阴,重视滋养阴血血为阴,气为阳。气能生血,血能载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气归精,精归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精血依气而生,而气之不足,则血无以

5、生化;且脾主生血,津血同源,若心脾气虚日久,致使生化乏源,则阴血渐虚,故气虚眩晕者亦可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心慌气短、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脉细等阴血亏虚的表现。同时甘温补气,亦常燥伤阴血。故方选八珍汤、生脉散加味,在运用补气药物的基础上多加入熟地、炒枣仁、当归、五味子、麦冬、白芍、黄精等滋补阴血的药物,例如《神农本草经》载五味子“主益气……补不足,强阴”,《用药法象》云其“生津止渴……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日华子本草》载当归“破恶血,养新血”,《证类备急本草》载其“除恶血……主症瘕”。故在健脾益气的基础上兼以滋养阴血,一则使气血互生,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

6、,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景岳全书》)之义;二则防止单纯补气药物辛温伤血,互制之中寓含互生,从而使气血健旺,脉络得充,血压得升,形体得养。3气损及阳,应兼以温通肾阳,补先天元阳气为阳,阳化气,肾藏先天元阳。若心脾之气虚日久,后天损及先天,则先天元阳亦随之衰少,故气虚眩晕者除少气懒言、乏力自汗外,亦可兼见四肢发凉、畏寒喜暖、腰膝酸软、舌淡苔润、脉沉迟之阳气亏损症,当治以健脾温肾,通阳散寒,方选附子理中汤,临床研究与经验412011Vol.12No.1并酌加麻黄、细辛、桂枝等辛温之品。张元素称附子“乃除寒湿之圣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曹颖甫称桂枝“扶脾阳而达营分之郁”

7、,故在气损及阳时,应在健脾益气的基础上兼以温阳散寒、补助元阳、驱散阴霾,使先后天互资,气阳并举,升压定眩。学习参考....4久病气陷,应举少阳、阳明之气,助太阴以升陷脾气主升,脾脏为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心脾亏虚,气虚不升,上气不足,又容易发展至清气下陷,故气虚眩晕者可兼见改变体位则眼前黑曚,腰腹胀满重坠,甚则脏腑维系无力、脏器下垂的表现。治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以补中益气汤、升陷汤为代表方。《素问·六节藏象论》言“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李东垣言“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生,则万化安”,表明升发少阳胆气是治疗气虚下陷的一个重要佐助之法。又李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