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进展型脑梗死患者30例,随机分为疏血通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再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o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疏血通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o疏血通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
2、反应。[关键词]脑梗死;疏血通注射液;脑血管疾病[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1)22-89-01进展型脑梗死是指发病6h后局限性脑缺血症状逐渐进展,呈阶梯式加匝,直至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这是脑梗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也是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难点。目前临床治疗缺乏有效的方法。疏血通注射液具有高效抗凝血,抗血栓形成的作用[1]。研究显示疏血通注射液町改善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现将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16例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进行分析,报道
3、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7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7〜70岁,平均(56.0±4.7)岁,病程小于72h,病程6h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加重,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经头部ct或mri证实。随机分为疏血通治疗组16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所有患者无肝肾功能异常及全身性疾病。1.2方法两组入院后均釆用
4、脑梗死的常规治疗(脱水、扩容、抗血小板聚集、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Z20010100)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比较。1・3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d进行评定。基本治愈: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
5、: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评分减少17%以内;恶化:评分增加。1・4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用spssll.O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o见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1621.84±3.1514.6±3.13对照组1422.46±2.5418.02±4.382.
6、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2)表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别n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总有效率(%)治疗组16582193.3*对照组14254378.5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V0・052.3副反应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均无明显变化,无不良反应。3讨论进展型脑梗死有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其预后较差,发病机制为原发动脉部位血栓蔓延产生新的狭窄或使原有狭窄的血管产生闭塞;或通过阻断侧支循环;脑水肿逐渐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加重。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V6h),用溶栓药可使阻塞的血管
7、再通,挽救缺血脑组织;而对于发病>6h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多采用脱水剂联合脑保护剂,抗凝治疗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为主的疗法。疏血通注射液以水蛭、地龙为成分,经现代工艺加工提取制成,含有水蛭素样和蚓激酶样作用的物质,主要是氨基酸,小分子肽,黏多糖等。水蛭素是从水蛭及其唾液屮提取的活性成分,是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蚓激酶是从地龙中提取的具有纤溶活性的多酶组份,有类似tpa的作用,与纤维蛋白有特殊的亲和力,与纤维蛋白结合后可使其迅速降解,有很强的纤溶作用[4]。疏血通注射液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发现其有明显的抗凝
8、、抗栓作用[5-6]。本研究证实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参考文献][1]张璇,胡长林•疏血通注射液对局部脑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2005,24(5):341.[2]屮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孟家眉.脑卒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8,21(2):57.[4]常琳,藏程强•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