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837685
大小:7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1
《高职就业指导工作如何满足时代需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就业指导工作如何满足时代需求摘要:职业教育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作者分别针对高?就业指导现状、企业用人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展开了调查,结合时代对高职教育的需求,从高职教育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角度,对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指导时代需求我国职业教育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在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新时期,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深刻的“范式重建”。“以需求为导向,对接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三大特征之一。随着“工业4.0”和屮国制造2025计划的出台,屮国离不开一支强大的、训练冇素的技工
2、队伍的保障,离不开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撑。但是,目前职业教育与时代的发展、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习者的需求Z间有所偏差。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现状冃前高职院校内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理论教学,另一方面是实践工作。就业工作是各高职院校的工作重点,它•般会直接影响学校招生工作。但是学校关注的往往是就业率,对直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就业指导工作虽然口头强调较多,但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经对山东、四川、浙江、江苏、山东等地32所高职院校利用开放式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出如下问题:(-)重视程度不够1•教学资源我国由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较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
3、系。在高职院校内,与就业指导系列课程相关的“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指导、就业指导、礼仪修养和安全教育等”课程教材版本较多,相互重复内容较多,缺乏统一的指导性文件,并且不能满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和企业用人的实际需求。在高职院校内,很少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的教研室,有的学校由教务处管理,有的学校归学生处管辖,在授课过程中每个教师自成体系,存在应付完成几个学时的现象,授课多以讲授为主,形式单一枯燥。各高职院校由于重视专业技能,忽视公共基础课程,就业指导开设课时不足,缺乏课内实践环节,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不足导致学生也不重视。2.授课模式一般最少为两合班,多至五合班(60-2
4、00人),这势必影响授课效果。3.授课时间安排80%以上学校将就业指导课安排在午后或下午七、八节课,在这个时间段学牛比较疲倦,影响听课效果。4.就业信息传播渠道不够畅通高职院校内就业信息的传播渠道多采用传统的校园海报,或新媒体中的QQ群、微信和网站发布等方式。这些传播途径传播的信息比较零散,缺少対资源的整合。省和教育部的就业网站已经开始进行企业、毕业生和学校资源整合,但由于推广不够到位,网络利用率不高。2.政策宣传不到位目前针对高职毕业生的相关政策不多,就业指导教师对政策把握和了解不够,学生缺乏查阅政策的信息搜索能力,致使人部分毕业生缺少对政策的了解。(-)就业指导工作师
5、资队伍承担教学工作的教师多为辅导员、学生处工作人员或校内课程调整后的某些专业的富余人员;承担就业指导实践工作的人员为辅导员和学牛处的就业办工作人员。辅导员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学生处的就业指导人员了解更多的招聘企业,这相对于其他教师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他们缺乏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不能结合学生的专业给予恰当的指导,并且他们对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专业化的理论功底。除就业指导工作外,还承担英他事务性工作,无暇顾及国家的就业政策和新的信息资源,往往导致对学生指导不够,只起到传递招聘信息的作用。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丁作应满足时代的需要(%1)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需要随着工业
6、4.0高科技战略计划的提出,中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新形势下,屮等职业学校新生生源实际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且总体偏低。近90%的学生达不到当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实际上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未达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水平。因此,高职毕业生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将肩负重任。但是,从高职的生源來看,数学计算、逻辑推导、文字表达能力的差异显著。因此,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最紧迫的任务,而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迅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
7、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19号)文件的相继问世,让人们更加了解现代职业教育的三大特征:一是以需求为导向,对接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二是是以现代学校制度为核心,实行更加开放、民主的学校治理;三是倡导以学习者为屮心的现代人才培养方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它使得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成为伴随劳动者职业成长的教育,并且与普通教育相沟通,与继续教育相融合,支持国家现阶段系统,满足全面培养多样化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李克强总理也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融入社会的行业。要把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教育培训相融合,通过改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