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D:47818830

大小:14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6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2题,每题1.5分,总计48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春秋时期,郑国、晋国等国纷纷颁布成文法,孔子批评道:晋国应该遵守周王室的法度,这样才可使人民尊重贵族。贵贱不乱,才是法度。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孔子思想中有保守性的成分B.孔子主张法治应该与德治相结合C.成文法的制定巩固了宗法制D.儒家与法家的思想出现融合趋势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一些远古传说进行了重新解释,如把“黄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皇帝寿长三百年”说成“影响后世三百年”。这

2、一现象说明A.儒家思想具有理性精神B.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C.远古神话是儒家的根源D.儒家宣扬君权神授3.孟子既提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以世袭贵族治理数以百万计农民的施政理念,又勾画了一个“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的最低限度的保障。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表达了社会动荡时期对精英政治的理性需求B.体现了以民众利益为出发点的“仁政”理念C.孟子思想中出自于人类天性的完美政治诉求D.社会大变革背景下封建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4.先秦某位思想家主张:“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其意在说明A.重义轻利的观念利于国家统治B.以德治民与依法治国相结合C.改善民生与思想

3、教化相辅相成D.政治教化以百姓富裕为前提5.汉代君主尊儒习经后,制诏诰令中征引儒经之风渐盛。据粗略统计,《汉书》诸帝纪中保存西汉诏书约180篇,这些诏书共征引经文35次;《后汉书》诸帝纪保存东汉诏书约120篇,征引经文约50次。这说明汉代A.儒家治国之道与君主政治相结合B.君主的政治举措皆发自经典本义C.君主施政拘泥于儒学的基本原则D.儒学对专制皇权形成了制衡机制6.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伦理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A.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B.董仲

4、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C.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D.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7.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明理的经(儒家经典)和用来记事的史(史书)关系密切。宋代以来,理学家提出“经本史末”、“经先史后”的主张,即经学是史学的前提和根据,史学只是经学的外在表现。明末以来以章学诚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六经皆史”,认为“道不离器,理不离事”,反对离事言理。这种变化反映了A.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B.理学的空谈受到批判C.理学为史学服务D.早期民主思想开始产生8.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

5、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A.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B.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C.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D.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9.明朝中后期,受心学的影响,一批知识分子跳出了宋儒的框架,他们作品中的人物由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孝子贤孙转变为普普通通的市民、商贩、农民。他们傲视封建礼教,鄙视功名利禄,敢于直言。这反映出心学A.冲破了宋代理学的思想禁锢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激发个体自由主义思想发展D.有利于民主观念的形成10.朱震亨是金元时期的杰出医学家,他学医虽晚,

6、但终成大器,这主要得益于他潜心研究了被后人奉为“医家之宗”的典籍A.《黄帝内经》B.《唐本草》C.《千金方》D.《本草纲目》11.李约瑟认为,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在明代,中国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这说明A.传统科技已发展为近代科技B.西学东渐促进中国科技发展C.传统科技与西方科技难分高低D.中国科技明清仍然领先于世界12.《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写到:“福州一地解试,(宋)哲宗时每次参加者达3000人,(宋)孝宗时增至2万人;南宋时建宁府(今建瓯)每次参加解

7、试者达1万余人,连只有三县的兴化军(今莆田)也达6000人。”这反映宋代A.福建教育处于全国前列B.科举制选拔的范围和人数很有限C.印刷术促进了教育发展D.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没有得到落实13.《爱日斋丛抄》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据此可知A.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B.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C.刻板印刷技术已经传入西方D.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14.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