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784023
大小:1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3
《SMT过程缺陷样观和对策详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SMT过程缺陷样观和对策1桥联引线线之间出现搭接的常见原因是端接头(或焊盘或导线)之间的间隔不够大。再流焊时,搭接可能由于焊膏厚度过大或合金含量过多引起的。另一个原因是焊膏塌落或焊膏黏度太小。波峰焊时,搭接可能与设计有关,如传送速度过慢、焊料波的形状不适当或焊料波中的油量不适当,或焊剂不够。焊剂的比重和预热温度也会对搭接有影响。桥联出现时应检测的项目与对策如表1所示。 表1桥联出现时检测的项目与对策 检测项目1、印刷网版与基板之间是否有间隙 对策1、检查基板是否存在挠曲,如有挠曲可在再流焊炉内装
2、上防变形机构; 2、检查印刷机的基板顶持结构,使基板的保持状态与原平面一致; 3、调整网版与板工作面的平行度。 检测项目2、对应网版面的刮刀工作面是否存在倾斜(不平行) 对策1、调整刮刀的平行度 检测项目3、刮刀的工作速度是否超速 对策1、重复调整刮刀速度(刮刀速度过快情况下的焊膏转移,会降低焊膏黏度而在焊膏恢复原有黏度前就执行脱版,将产生焊膏的塌边不良) 检测项目4、焊膏是否回流到网版的反面一测 对策1、网版开口部设计是否比基板焊区要略小一些; 2、网版与基板间不可有间
3、隙;3、是否过分强调使用微间隙组装用的焊膏,微间隙组装常选择粒度小的焊膏,如没必要,可更换焊膏。 检测项目5、印刷压力是否过高,有否刮刀切入网板开口部现象 对策1、聚酯型刮刀的工作部硬度要适中,太软易产生对网版开口部的切入不良; 2、重新调整印刷压力。 检测项目6、印刷机的印刷条件是否合适 对策1、检测刮刀的工作角度,尽可能采用60度角。 检测项目7、每次供给的焊膏量是否适当 对策1、可调整印刷机的焊膏供给量。 2焊料球焊料球是由于焊膏因此的最普通的缺陷形式,其原因是焊料合金
4、被氧化或者焊料合金过小,由焊膏中溶剂的沸腾而引起的焊料飞溅的场合也会出现焊料球缺陷,还有一种原因是存在有塌边缺陷,从而造成的焊料球。焊料球出现时应检测的项目与对策如表2所示。 表2焊料球出现时检测的项目与对策 检测项目1、基板区是否有目测不到的焊料小球(焊料合金被氧化造成) 对策1、焊膏是否在再流焊过程中发生氧化。 检测项目2、焊膏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对策1、检测焊膏性能 检测项目3、基板区是否有目测到的焊料小球(焊料塌边造成) 对策1、焊膏是否有塌边现象 检测项目4、刮刀的
5、工作速度是否超速 对策1、重复调整刮刀速度(刮刀速度过快情况下的焊膏转移,会降低焊膏黏度而在焊膏恢复原有黏度前就执行脱版,将产生焊膏的塌边不良) 检测项目5、预热时间是否充分 对策1、活性剂从开始作用的80度温度到熔融的时间应控制在2min之内。 检测项目6、是否在离发生地较远的位置上发现焊料球(溶剂飞溅造成) 对策1、焊接工艺设定的温度曲线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焊接预热不是充分,在找不到原因时,可对焊膏提出更换要求。 3立碑片状元件常出现立起的现象,又称之为吊桥、曼哈顿现象。立碑缺陷发
6、生的根本原因是元件两边的润湿力不平衡。主要与焊盘设计与布局不合理、焊膏与焊膏的印刷、贴片以及温度曲线有关。立碑缺陷出现时应检测的项目与对策如表3所示。 表3立碑缺陷出现时检测的项目与对策 检测项目1、焊盘是否有一个与地线相连或有一侧焊盘面积过大 对策1、改善焊盘设计 检测项目2、焊膏的活性 对策1、按照表3的检测焊膏性能; 2、采用氮气保护,氧含量控制在100×10-6左右。 检测项目3、焊膏的印刷量是否均匀 对策1、调整焊膏的印刷量,保证焊膏的印刷量均匀 检测项目4、Z
7、轴受力是否均匀 对策1、调整印刷压力保证元件浸入焊膏深度相同。 4位置偏移这种缺陷可以怀疑是焊料润湿不良等综合性原因。先观察发生错位部位的焊接状态,如果是润湿状态良好情况下的错位,可考虑能否利用焊料表面张力的自调整效果来加以纠正,如果是润湿不良所致,要先解决不良状况。焊接状况良好时发生的元件错位,有下面二个因素: ①在再流焊接之前,焊膏黏度不够或受其它外力影响发生错位。 ②在再流焊接过程中,焊料润湿性良好,且有足够的自调整效果,但发生错位,其原因可能是传送带上是否有震动等影响,对焊炉进行检验
8、。发生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从元件立碑缺陷产生的原因考虑。位置偏移缺陷出现时应检测的项目与对策如表4所示。 表4位置偏移缺陷出现时检测的项目与对策 检测项目1、在再流焊炉的进口部元件的位置有没有错位 对策1、检验贴片机贴装精度,调整贴片机; 2、检查焊膏的粘接性,如有问题,按表3检验; 3、观察基板进入焊炉时的传送状况。 检测项目2、在再流焊过程中发生了元件的错位 对策1、检查升温曲线和预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