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783204
大小:64.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答题兵法四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语文答题兵法四教案 说明文阅读 一.说明方法 1.举例子:具体形象2.打比方:生动形象3.作比较:突出强调4.分类别:条理清晰5.列数字:具体准确6.下定义:科学准确7.引用:更具体 二.说明语言 1准确性2平实和生动 记叙文阅读 一.修辞方法 1.比喻:生动形象2.拟人:形象生动3.夸张:突出特征4.排比:加强语气5.反问:态度鲜明,增强语气 二.表达方式 1.记叙2.议论3.抒情4.描写5.说明 小说阅读 环境描写:1.渲染气氛2.烘托情感3.表现任务性
2、格或主题4.推动情节发展 议论文阅读 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具体有力2.道理论证:具有权威性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4.对比论证:全面深刻 句子作用是:(1)总领全文【在开头】(2)承上启下(3)引出下文(4)提纲挈领【在最后】 二、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例如: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实结合
3、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三、话的含义:就是联系上下文,解释这句话。 注意:无论什么阅读题,解答时都要做到在"字不离段,段不离章",答案一定要有{文章中的语句},因为答案就在文
4、章中,自己编的总赶不上作者说的吧。 二、第一部分 1.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2.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3.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4.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5.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6.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7.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8.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1.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1.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2.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
5、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3.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4.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5.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6.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
6、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7.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8.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
7、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9.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发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炎凉。
8、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 10.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1.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12.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